活著的每一天 |张传弢传道
114.09.14主日信息摘录
经文:诗篇90篇
主日直播准时每周日10:00在教会YouTube频道,欢迎弟兄姊妹线上参与
小的时候总觉得一天好长,时间好像永远都用不完。可是成为大人以后,就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怎么觉得才刚过完年没多久,现在竟然已经又要进入秋天了。明明一天都是24小时,为什么感受上却差这么多呢?有人说这是因为比例的关系,如果你今天只有活了10年,那一天对你人生来说,占的比例比较高,所以一天感觉很长。但如果你已经活50年了,那么一天对你的人生来说比例很低,自然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另外,身边的环境也会影响我们对时间的感受。人对於时间的感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议题,今天我们要来看摩西写的诗,这位老人家总共活了120岁,想必他对於时间的长短也有很特别的感悟。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诗篇90篇。
一、人生短暂与终将归回
诗篇90篇开启了新的篇章,来到了诗篇第四卷。前面我们在读卷一到卷三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不断重复出现:要到几时呢?尤其是89篇(卷三的结尾)明确讲到国家君王的失败。本来神与大卫立约,说他的国位必坚定直到「永远」,可是国家现在灭亡了、圣殿被毁了、老百姓被掳去了,难道这个约完全失败了吗?若我们只看眼前的状况,真的会觉得好像没救了。但从诗篇90篇开始,诗人要带我们回到更早以前的摩西时代,让读者明白一个国家的兴衰,不是建立在地上有形的国度,而是建立在对耶和华的信靠。去发现原来真正的君王是我们的神。那我们就可以有一个新的眼光,来理解所遇到的困境,对未来怀抱希望。
这首诗非常的古老,是摩西写的祈祷。他说主是我们的「居所」,居所就是家的意思。摩西从小被收养住在埃及的宫殿,后来因为杀人就逃亡到米甸地居住40年,接著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又经历了40年,自己并没有进入神所应许的迦南地。哪里才是摩西的家呢?摩西说「主啊,你世世代代做我的居所。」虽然摩西这一生四处飘荡,但有一个家是他真正可回去的地方,而且是永恒不灭的居所,就是有神同在之处。神的居所象徵著神的同在,也是我们灵魂真正的归宿。神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居所呢?「诸山未曾生出、世界未曾造成…」就是创世以前,而且直到永远都会是。
摩西转眼思想人一生的长短,在3-6节中,对比神永恒的居所,人真的是很有限。特别明显感受的就是我们的身体总有一天要归於尘土。摩西感受到人的一生非常短暂且无常,他用了三种比喻来形容人的一生:第一个是如水冲去。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人的生命。第二个比喻是如睡一觉,人在睡觉时无法察觉时间的流逝,很快就过了好几个小时。第三个比喻是野草的生长,旷野中的野草是在早晨发芽,可是到夜晚就开始枯萎,比喻人生犹如昙花一现。甚至在神来看,一千年的时间有如昨日一样,甚至好像只经过了夜间的一更(3-4个小时)。
所以1-6节的经文,是带领我们从上帝的角度来看人生。我们以为人生很长,生命好像是客旅在外飘荡。可是若从上帝永恒的视角来看:人生太短了,摩西活了120岁这么久,都觉得好像是南柯一梦。另外神也启示了一件事,告诉我们人活著其实是走一条「归回」之路,第三节说「世人要归回」,甚至这是所有人都必须要走的路。归回到哪里去呢?主作我们的居所,他就是我们的终点,有他在的地方就是有真平安的家。这两个真理「人生短暂」与「终将归回」就教导我们以一个新的眼光,重新看待我们所面对的遭遇,能够有智慧来过每一天。
二、人的罪恶与神的怒气
只是很可惜,「人生短暂」及「终将归回」听起来简单易懂,但许多人却没办法用这智慧来过日子。摩西感叹「我们因你的怒气而消灭,因你的忿怒而惊惶。你将我们的罪孽摆在你面前,将我们的隐恶摆在你面光之中。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这里提到人们犯罪引发了上帝的愤怒,回想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进入旷野,准备要进神所应许的迦南地。但百姓却在途中不断的悖逆、抱怨、挑战,惹动神的愤怒,攻击领袖、质疑摩西、得罪上帝。摩西回想这些日子,只能以感叹来表达无奈。今天上帝启示我们,世上所有的人有一天都将归回到上帝的居所,要面对上帝的质问。所以日子到底该怎么过,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摩西得到一个很实际的结论,就是要「避免神的愤怒」。
「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谁晓得你怒气的权势?谁按著你该受的敬畏晓得你的忿怒呢?」 第10节是大家很熟的经文,说人的年纪普遍能活到70岁、80岁。辛苦了一辈子,世人所夸耀的不就是累、苦、烦、忙!可是转眼之间一辈子就过完,烦恼这些都没有意义了。摩西感叹,人的一生就这样过完,但这些人却不晓得神的愤怒,然后只能面对上帝的审判。所以我们该怎么做来避免神的愤怒呢?马太福音中耶稣连续用了好几个比喻来告诉门徒说:你们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回来,所以「必须要警醒」!就好像管家或仆人,在主人外出的时候暂时管理家业那样,仆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好准备。要好好过每一天的生活,包括怎么对待周遭的人,包括你有没有做主所交办的事,包括有没有善用自己的天赋…等等,这就是我们每一天在生活中需要面对的事。在最小的事上保持忠心,要以警醒的态度来避免神的愤怒。
三、愿有智慧的度过一生
保罗在以弗所书五章15-17节对教会说「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当像智慧人。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这段经文跟诗篇90篇的主题不谋而合。保罗说怎么样算作智慧人呢?就是要很谨慎的珍惜每一天、把握每一个时机。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世上有数不清的事物:试探、陷阱、欲望、罪恶…都想要占据你的时间,夺走你的每一天。所以经文说不要当个不经思考的糊涂人,而是要去思考主的旨意来过日子。摩西感叹许多百姓是在神的愤怒之下虚度光阴,於是他向神做一个祈祷「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著智慧的心。」
一个人如果没有神的话,多半会数算自己的成就,或者数算有多少人得罪我或喜欢我,好像这是他生命的意义。但这里「数算」的用法,不是真的要去数点什么,上帝不是要叫你列出你的成就,而是「珍惜、规划」的意思。摩西求神教导我们,要好好的珍惜、规划每一天。尤其我们必须认识神的旨意,才知道那些日子在神眼中是「算数」的,你要去珍惜;那些日子在神眼中是「不算数」的,就要尽量得避免。
紧接著摩西在这首诗的最后,向神发出了三个祈求跟四个愿望。这是摩西对於「人生短暂、终将归回」的反思,这个祈祷要从对神愤怒的哀叹,转向期盼神的恢复和转回。第一个祈求是求神「转回」(13节),意思是盼望神收回怒气,不要再不理我们。前面第3节有出现同样的字,你们世人要「归回」对应这里的「转回」,原来摩西向神真正的诉求是:我们已经悔改了,求神也能「后悔」(改变心意)。第二个祈求是希望能「早早饱得慈爱」(14节)。回想以色列百姓所犯的罪,虽然引发了神的愤怒和惩罚,但几乎每一次惩罚都会提早结束,这就是神有怜悯有恩典,丰盛慈爱的属性。摩西知道神一定会转回,所以他进一步祈求这个祷告能够早早应允。第三个祈求更清楚的翻译是「你使我们受苦遭难的日子有多长,求你使我们喜乐的日子也有多长」(15节)。摩西认为人的一辈子这么的有限,有钱、有权都比不上有「喜乐」来的有意义,所以他有智慧的祈求每一天不论是酸甜苦辣,都能尝到神所赐的喜乐。
接下来看摩西四个愿望。第一个愿望是愿神显现(16节),人是很软弱的,如果没有看到神的作为就不懂得要敬畏神。所以摩西许愿神向人显现,使人能够建立信心。第二个愿望是愿子孙能看到神的荣耀(16节),摩西所思考的不只是当下的百姓,还为下一代的儿女祈祷,不要重蹈覆辙前人所犯的错,而是看见更多神的荣耀。第三个愿望是愿神的荣美降临(17节),神的荣美指的是令人喜悦、可爱、让人开心的特质。摩西祈祷要感受神的荣美,与神同在应该要充满喜乐才对,他希望所有神的百姓都能感受到这样的喜悦。最后一个愿望是愿神坚立我们手做的工(17节),这工的内容是什么并没有明说,但从整首诗看下来,无非是强调我们每一天手上做的任何事,都需要靠主坚立才会稳固可靠。摩西的三求四愿都围绕在神身上,同时也对应著面临苦难灾害的信仰群体。到底一个智慧人该怎么过日子呢?就是要以神为居所,离弃罪恶,珍惜神所赐的每一天,并且靠主坚固手中一切的工作。
最近一则新闻说到,一名已经在2006年过世的15岁青少年「卡洛.阿库提斯」,被天主教教宗册封为圣人,成为首位封圣的千禧世代,被人称之为「上帝的网红」,成为了网路领域的主保圣人。这个少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他是英国出生的义大利人,搬回义大利后开始热心投入教会。跟一般的青少年一样,喜欢踢足球、打电玩,拍短片上传社群媒体。但他也有祈祷的生活,并常拿自己的零用钱帮助穷人,还在学校阻止同学的霸凌。另外他还自己建立网站来传扬福音,也常规劝他的父母要上教会。15岁那年被诊断出白血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因脑出血过世了。
我们不知道生命什么时候会结束。但在这位卡洛.阿库提斯的葬礼上,来了许多曾经受他帮助的人记念他所做的事。若我们回头看,他每一天的生活真的说不上有多么伟大或特别,就是单单在每一天,去选择上帝喜悦的路。可不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当然可以,每一天是很喜乐的。摩西说与神同行本来就应该这么喜乐,你是活在神的荣美里面。所以让我们远离一切的罪恶,拒绝一切的试探。不要使自己活在神的愤怒中,而是要进入神的居所,享受有主同在的美好。
小的时候总觉得一天好长,时间好像永远都用不完。可是成为大人以后,就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怎么觉得才刚过完年没多久,现在竟然已经又要进入秋天了。明明一天都是24小时,为什么感受上却差这么多呢?有人说这是因为比例的关系,如果你今天只有活了10年,那一天对你人生来说,占的比例比较高,所以一天感觉很长。但如果你已经活50年了,那么一天对你的人生来说比例很低,自然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另外,身边的环境也会影响我们对时间的感受。人对於时间的感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议题,今天我们要来看摩西写的诗,这位老人家总共活了120岁,想必他对於时间的长短也有很特别的感悟。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诗篇90篇。
一、人生短暂与终将归回
诗篇90篇开启了新的篇章,来到了诗篇第四卷。前面我们在读卷一到卷三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不断重复出现:要到几时呢?尤其是89篇(卷三的结尾)明确讲到国家君王的失败。本来神与大卫立约,说他的国位必坚定直到「永远」,可是国家现在灭亡了、圣殿被毁了、老百姓被掳去了,难道这个约完全失败了吗?若我们只看眼前的状况,真的会觉得好像没救了。但从诗篇90篇开始,诗人要带我们回到更早以前的摩西时代,让读者明白一个国家的兴衰,不是建立在地上有形的国度,而是建立在对耶和华的信靠。去发现原来真正的君王是我们的神。那我们就可以有一个新的眼光,来理解所遇到的困境,对未来怀抱希望。
这首诗非常的古老,是摩西写的祈祷。他说主是我们的「居所」,居所就是家的意思。摩西从小被收养住在埃及的宫殿,后来因为杀人就逃亡到米甸地居住40年,接著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又经历了40年,自己并没有进入神所应许的迦南地。哪里才是摩西的家呢?摩西说「主啊,你世世代代做我的居所。」虽然摩西这一生四处飘荡,但有一个家是他真正可回去的地方,而且是永恒不灭的居所,就是有神同在之处。神的居所象徵著神的同在,也是我们灵魂真正的归宿。神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居所呢?「诸山未曾生出、世界未曾造成…」就是创世以前,而且直到永远都会是。
摩西转眼思想人一生的长短,在3-6节中,对比神永恒的居所,人真的是很有限。特别明显感受的就是我们的身体总有一天要归於尘土。摩西感受到人的一生非常短暂且无常,他用了三种比喻来形容人的一生:第一个是如水冲去。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人的生命。第二个比喻是如睡一觉,人在睡觉时无法察觉时间的流逝,很快就过了好几个小时。第三个比喻是野草的生长,旷野中的野草是在早晨发芽,可是到夜晚就开始枯萎,比喻人生犹如昙花一现。甚至在神来看,一千年的时间有如昨日一样,甚至好像只经过了夜间的一更(3-4个小时)。
所以1-6节的经文,是带领我们从上帝的角度来看人生。我们以为人生很长,生命好像是客旅在外飘荡。可是若从上帝永恒的视角来看:人生太短了,摩西活了120岁这么久,都觉得好像是南柯一梦。另外神也启示了一件事,告诉我们人活著其实是走一条「归回」之路,第三节说「世人要归回」,甚至这是所有人都必须要走的路。归回到哪里去呢?主作我们的居所,他就是我们的终点,有他在的地方就是有真平安的家。这两个真理「人生短暂」与「终将归回」就教导我们以一个新的眼光,重新看待我们所面对的遭遇,能够有智慧来过每一天。
二、人的罪恶与神的怒气
只是很可惜,「人生短暂」及「终将归回」听起来简单易懂,但许多人却没办法用这智慧来过日子。摩西感叹「我们因你的怒气而消灭,因你的忿怒而惊惶。你将我们的罪孽摆在你面前,将我们的隐恶摆在你面光之中。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这里提到人们犯罪引发了上帝的愤怒,回想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进入旷野,准备要进神所应许的迦南地。但百姓却在途中不断的悖逆、抱怨、挑战,惹动神的愤怒,攻击领袖、质疑摩西、得罪上帝。摩西回想这些日子,只能以感叹来表达无奈。今天上帝启示我们,世上所有的人有一天都将归回到上帝的居所,要面对上帝的质问。所以日子到底该怎么过,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摩西得到一个很实际的结论,就是要「避免神的愤怒」。
「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谁晓得你怒气的权势?谁按著你该受的敬畏晓得你的忿怒呢?」 第10节是大家很熟的经文,说人的年纪普遍能活到70岁、80岁。辛苦了一辈子,世人所夸耀的不就是累、苦、烦、忙!可是转眼之间一辈子就过完,烦恼这些都没有意义了。摩西感叹,人的一生就这样过完,但这些人却不晓得神的愤怒,然后只能面对上帝的审判。所以我们该怎么做来避免神的愤怒呢?马太福音中耶稣连续用了好几个比喻来告诉门徒说:你们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回来,所以「必须要警醒」!就好像管家或仆人,在主人外出的时候暂时管理家业那样,仆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好准备。要好好过每一天的生活,包括怎么对待周遭的人,包括你有没有做主所交办的事,包括有没有善用自己的天赋…等等,这就是我们每一天在生活中需要面对的事。在最小的事上保持忠心,要以警醒的态度来避免神的愤怒。
三、愿有智慧的度过一生
保罗在以弗所书五章15-17节对教会说「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当像智慧人。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这段经文跟诗篇90篇的主题不谋而合。保罗说怎么样算作智慧人呢?就是要很谨慎的珍惜每一天、把握每一个时机。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世上有数不清的事物:试探、陷阱、欲望、罪恶…都想要占据你的时间,夺走你的每一天。所以经文说不要当个不经思考的糊涂人,而是要去思考主的旨意来过日子。摩西感叹许多百姓是在神的愤怒之下虚度光阴,於是他向神做一个祈祷「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著智慧的心。」
一个人如果没有神的话,多半会数算自己的成就,或者数算有多少人得罪我或喜欢我,好像这是他生命的意义。但这里「数算」的用法,不是真的要去数点什么,上帝不是要叫你列出你的成就,而是「珍惜、规划」的意思。摩西求神教导我们,要好好的珍惜、规划每一天。尤其我们必须认识神的旨意,才知道那些日子在神眼中是「算数」的,你要去珍惜;那些日子在神眼中是「不算数」的,就要尽量得避免。
紧接著摩西在这首诗的最后,向神发出了三个祈求跟四个愿望。这是摩西对於「人生短暂、终将归回」的反思,这个祈祷要从对神愤怒的哀叹,转向期盼神的恢复和转回。第一个祈求是求神「转回」(13节),意思是盼望神收回怒气,不要再不理我们。前面第3节有出现同样的字,你们世人要「归回」对应这里的「转回」,原来摩西向神真正的诉求是:我们已经悔改了,求神也能「后悔」(改变心意)。第二个祈求是希望能「早早饱得慈爱」(14节)。回想以色列百姓所犯的罪,虽然引发了神的愤怒和惩罚,但几乎每一次惩罚都会提早结束,这就是神有怜悯有恩典,丰盛慈爱的属性。摩西知道神一定会转回,所以他进一步祈求这个祷告能够早早应允。第三个祈求更清楚的翻译是「你使我们受苦遭难的日子有多长,求你使我们喜乐的日子也有多长」(15节)。摩西认为人的一辈子这么的有限,有钱、有权都比不上有「喜乐」来的有意义,所以他有智慧的祈求每一天不论是酸甜苦辣,都能尝到神所赐的喜乐。
接下来看摩西四个愿望。第一个愿望是愿神显现(16节),人是很软弱的,如果没有看到神的作为就不懂得要敬畏神。所以摩西许愿神向人显现,使人能够建立信心。第二个愿望是愿子孙能看到神的荣耀(16节),摩西所思考的不只是当下的百姓,还为下一代的儿女祈祷,不要重蹈覆辙前人所犯的错,而是看见更多神的荣耀。第三个愿望是愿神的荣美降临(17节),神的荣美指的是令人喜悦、可爱、让人开心的特质。摩西祈祷要感受神的荣美,与神同在应该要充满喜乐才对,他希望所有神的百姓都能感受到这样的喜悦。最后一个愿望是愿神坚立我们手做的工(17节),这工的内容是什么并没有明说,但从整首诗看下来,无非是强调我们每一天手上做的任何事,都需要靠主坚立才会稳固可靠。摩西的三求四愿都围绕在神身上,同时也对应著面临苦难灾害的信仰群体。到底一个智慧人该怎么过日子呢?就是要以神为居所,离弃罪恶,珍惜神所赐的每一天,并且靠主坚固手中一切的工作。
最近一则新闻说到,一名已经在2006年过世的15岁青少年「卡洛.阿库提斯」,被天主教教宗册封为圣人,成为首位封圣的千禧世代,被人称之为「上帝的网红」,成为了网路领域的主保圣人。这个少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他是英国出生的义大利人,搬回义大利后开始热心投入教会。跟一般的青少年一样,喜欢踢足球、打电玩,拍短片上传社群媒体。但他也有祈祷的生活,并常拿自己的零用钱帮助穷人,还在学校阻止同学的霸凌。另外他还自己建立网站来传扬福音,也常规劝他的父母要上教会。15岁那年被诊断出白血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因脑出血过世了。
我们不知道生命什么时候会结束。但在这位卡洛.阿库提斯的葬礼上,来了许多曾经受他帮助的人记念他所做的事。若我们回头看,他每一天的生活真的说不上有多么伟大或特别,就是单单在每一天,去选择上帝喜悦的路。可不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当然可以,每一天是很喜乐的。摩西说与神同行本来就应该这么喜乐,你是活在神的荣美里面。所以让我们远离一切的罪恶,拒绝一切的试探。不要使自己活在神的愤怒中,而是要进入神的居所,享受有主同在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