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慕同在.倚靠蒙福|林毓伦牧师
114.09.07主日信息摘录
经文:诗篇84篇1-12节
一、关於这篇诗篇:
每当读到可拉后裔所写的诗篇,都会让我们更多回想过去发生的事件~可拉一党的背叛(他们认为摩西、亚伦擅自专权,其实是自己也想要有带领与统治的权力,这事件也凸显了以色列百姓的不顺服。详情参阅民数记16章)。但蒙神恩典怜悯,我们却在圣经中看见神让可拉仍有「余下的后裔」可以服事神,继续能靠近神的圣所来事奉,这些对神的经历与认识是何等宝贵。
本篇诗篇是一年一度人们上耶路撒冷敬拜守节的朝圣诗,以「两个细拉(休止符)分成三个段落」,分别是朝圣者的羡慕与渴想(v1-4),朝圣者的经历与见证(v5-7)以及朝圣者的祈祷与宣告(v8-12)。
二、朝圣者的羡慕与渴想(v1-4):
作者称颂神的院宇何等可爱、有福,他的百姓渴慕「住在神殿中」,万物也在神那里找到居所、归属。这里用了四个词:「居所、院宇、祭坛、殿中」来表达诗人要向神朝圣、寻求神,到神面前。这不禁让我们思想从旧约出埃及记开始,神亲自设立会幕,教导以色列百姓敬拜,会幕则是以色列百姓队伍的核心,而百姓以会幕为中心,会幕的重要功能更是为了让百姓透过利未祭司的协助,到神面前献祭敬拜;到了所罗门时期,建造圣殿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百姓也都要来到耶路撒冷朝圣、敬拜。无论是会幕或后来的圣殿,都不是为了将空间给圣化,而是为了表达、象徵「神的同在」,神「住在人中间」。
在第二节里,当诗人提到「我渴想」,这种对神的渴慕,鲁益师认为「与其称这种渴望为『对神的爱』,我宁可称之为『对神的饥渴』…具有天然、甚至肉体欲望的所有令人愉悦的自发性」。在这里,诗人的关注是「万军之耶和华,我的王、我的神」,当信靠跟随者注视於他,以耶和华神为王、以及渴慕神同在的人必经历福份。
当诗人以「在你祭坛那里,麻雀为自己找著房屋,燕子为自己找著菢雏之窝。」作为陈述,麻雀与燕子都是普通、寻常的飞鸟,但却在耶和华神的祭坛附近筑巢并抚养雏鸟,意味著卑微的鸟雀能在荣耀的地方得荫蔽,何等有福。若神仍顾念这飞鸟,那么乐意服事、跟随神,甚至是渴慕亲近神的人,岂不更加有福?不仅是得以在神的殿中,更重要的是神的同在,而神的同在决不局限於圣殿当中,而是会幕、圣殿甚至到教会时期的「教堂」都是预表与象徵神的同在。真正渴慕、亲近神的人,在神的同在中是蒙福的。因此,不仅是「住在你殿中的便为有福」,更延伸的意义是「住在神的同在中」的人、遵行神旨意的人,无论生活在何处,都是住在他的同在中。
三、朝圣者的经历与见证(v5-7)
朝圣的旅途并不容易,但这里的经历与见证,延续了刚刚所说的福份,虽然朝圣者并非处於「神的圣殿」,但却仍然可以经历神的同在;因为信靠神的人(靠你有力量)、渴慕神的人(心中想往锡安大道的),以神为避难所,在旅途中也经历神的同在。当朝圣者信心信靠、渴慕接近神的同在,神也必亲近、同在。
作为一个朝圣者,倚靠神、持定心意走神道路的人何等有福,「虽会经过流泪谷(巴迦谷,Valley of Baca,在圣经中象徵著生长在干燥之地、滴水如类的植物,是一种凤仙花科的树,象徵著患难)」虽经过患难、干旱、疲乏无水之地,但神会使秋雨之福盖满全谷,正如神过去如何引导以色列百姓在旷野中有以琳水泉、使磐石出水,又如何引导以撒在退让中凿井得著泉源,神必使人在这条奔跑天路、遵行神旨意的路上「力上加力」,我们的人生亦然。我们都犹如「奔走天路的天路客」,一生朝圣的对象就是耶稣基督,渴望进入父神的家中,一生与他同在;但实际上耶稣基督~以马内利的主已经主动的与我们同在,所以我们更要渴慕与耶稣基督紧密的关系。
四、朝圣者的祈祷与宣告(v8-12)
朝圣者的祈祷:「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求你听我的祷告!雅各的神啊,求你留心听!神啊,你是我们的盾牌;求你垂顾观看你受膏者的面!」(v8-9)在过去,君王是百姓的盾牌,因为神膏立君王来治理、保护百姓,帮助引导百姓免受灾难。但在这里,诗人的祷告,将眼目转到膏立君王的「永恒之君、万军之耶和华神的身上」。诗人强调神是盾牌,投靠神的人有福了;诗人恳求神垂听祷告,他向这位永恒的大君王祈祷,恳求护卫,但也求神怜悯神在世上膏立的君王,赐福怜悯将恩惠施予地上的统治者。这里似乎淡淡地、暗暗地揭示以色列百姓受到的压制,可能也是在悲剧与相对凶恶的环境下写成这诗篇,以至於这悲剧同时影响君王与百姓;但是诗人语重心长地称耶和华为万军之神,相信他的权柄与能历;更在结束前称他为雅各的神,也表达再次宣认耶和华神为以色雅各的后代~以色列的神、以色列的主,是一种认同的祈祷与宣告。
朝圣者的宣告:「在你的院宇住一日,胜似在别处住千日;宁可在我神殿中看门,不愿住在恶人的帐棚里。因为耶和华神是日头,是盾牌,要赐下恩惠和荣耀。他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万军之耶和华啊,倚靠你的人便为有福!」(v10-12)用强烈对比形容宁愿在神院中看门、有神同在同住,也不愿与恶人为伍。这不禁让人想到可拉的后裔,写下这样的诗句与形容,是因为曾经真实经历过。虽然过去祖宗犯罪,但他们蒙神恩典怜悯仍可以靠近圣殿来服侍,因此写下宁可在神的院中看门,也不愿意与恶人为伍,不愿意继续行恶、不与恶人同坐席或相处,只愿与神同在、渴慕神同在、遵行神旨意。「在你的院宇住一日,胜似在别处住千日」,这里的「院宇」象徵神的同在,「别处」象徵阴间与死亡。与神相处、相交一天,更胜世上任何事千倍,更胜一切财富,特别出於可拉后裔之口,更显珍贵(过去祖先要谋求权力,如今他们宣告要寻求神同在才是真富足)。这是何等真实的呐喊与宣告,更是生命真实的经历与见证。
神的殿只是一个象徵,最终诗人宣告,唯独神能赐福,唯独神能够成为他的满足。因此在神的同在中,比一切地方、一切都可靠。最后,诗人宣告、呼吁:「他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神的好处、恩惠好比「日头(光、光辉,神照亮一切、给予万物复苏与能量)」、「盾牌(抵挡恶者仇敌的攻击,保护投靠者)」。神赐下恩惠与荣耀,使人能经历他所赐的美善,也看见、分享他的荣耀。愿意与神亲近、寻求神、与神交通、相交之人,神将他所有的好处与美善都赐予给「行动正直」~遵行神心意而活的人。最终诗人宣告:「万军之耶和华啊,倚靠你的人便为有福!」凡愿意心里谦卑,认神为王、全心顺服他,寻求神且倚靠神的人,他必将他的大福份赐给投靠、寻求他的人。
五、 结语
对天路客(朝圣者:Pilgrim)的三个启示:一、要全心想望上面的事(渴慕神的院宇、神的同在),不畏艰难地奔赴神、奔向神,全心渴慕神的同在。二、信心跟随,将信心之锚投靠在神身上,即便在路程中会有困难险阻,但必在最干旱的地方经历神为我们掘出活泉。三、倚靠神行走天路,祈祷宣告,将越走越恩上加恩、力上加力、福上加福。
以往只有祭司能在神的殿中敬拜、事奉,但今日的我们都蒙了耶稣基督救赎的恩典,可以一起在神家中、神的殿中敬拜、侍奉;但不仅仅是在教会的门徒群聚生活里,也不仅仅在「教堂的建筑物里」,神的同在意味著神就是我们的院宇,神自己就是我们的居所,我们已经在神那里找到归属、找到居所;神透过这样的确据教导我们什么?我们在生活当中又如何可以亲近神、渴慕神、经历神的同在?
坚持要走向神、走神所引导的道路之人不会万事都顺遂、道路都平坦,但是我们可以确知主的同在,而且要使我们力上加力,并且使生命中的苦难、流泪谷,藉著神的赐福、恩雨大降成为泉源之地、化妆的祝福,这应许对此时的我们有什么鼓励?愿我们时刻住在主里,不与恶人同住,单渴慕倚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