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商品介绍
2
愚民?余民?|蔡嘉扬牧师3
https://www.amoybc.org.tw/ 厦门街浸信会
首页 事工讯息 讲坛信息 2025 愚民?余民?|蔡嘉扬牧师
1140323

愚民?余民?|蔡嘉扬牧师

114.03.23主日信息摘录
经文:以斯拉记2章1、58、64-65节

主日直播准时每周日10:00在教会YouTube频道,欢迎弟兄姊妹线上参与

今天按著教会灵修的进度,来分享以斯拉记第二章,我订的主题叫「愚民?余民?」,一个是愚笨的「愚」,一个是剩余的「余」。

一、愚民?

我们要先知道一件事,这些被掳的人,他们到了巴比伦之后,慢慢的也融入当地的生活。然后巴比伦是当时候非常发达的城市,犹太人可以自由经商,所以有些犹太人,真的赚了很多钱。今天的经文说,归回的这群人,带了超多的仆人婢女,总共有7737个,平均六个人会被一个仆人照顾,还带著「唱歌的」200人,这些是唱流行歌的人,提供娱乐的!也就是归回的人当中,有很多有钱人,他们平常可能都有仆人在伺候的,他们有很舒服的生活,那他们留在巴比伦就很好,为什么愿意回到荒凉的耶路撒冷呢?这一条旅程,大约1350公里,台湾北到台湾南,来回至少要走三趟,五万个人一起行动,学者估计大约要走上4个月到半年,你看!要付上多少代价!你觉得…他们是不是「愚」民?

这当中还有一群很特别的人!以斯拉记二:58「尼提宁和所罗门仆人的后裔共三百九十二名。」尼提宁」这个词,只有在以斯拉记当中出现,圣经学者考究他们的身分,应该就是「殿役」,就是在圣殿中砍柴、挑水、做工的人,打杂的。如果考察圣经的一些相关的蛛丝马迹,这群人可能是基遍人的后代或战俘的后代。至於「所罗门仆人的后裔」,他们也是战俘的后代,负责在皇宫里做仆人的事情。大家一起想,他们跟著犹太人一起被抓到巴比伦,大家都一起变成战俘、一起变奴隶了,不是吗?结果,这些「尼提宁人和所罗门仆人的后裔」他们竟然愿意跟著犹太人,再一起归回耶路撒冷,那这样不就是让自己再变成仆人、打杂的吗?他们留在巴比伦,身分不用那么卑微啊!你觉得…他们是不是「愚」民?他们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

我找到第一个答案,「於是,犹大和便雅悯的族长、祭司、利未人,就是一切被神激动他心的人,都起来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华的殿。(以斯拉记一:5)就是这些人,是「被神激动」的,原文的意思有:「搅动」的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被神"感动″啊,神在催促你。被神催促的,最后都是甘心乐意的摆上!比如保罗就是这样,他被神光照后,是用生命在宣教,为主癫狂,视死如归,一点都不夸张。

如果要应用这个圣经原则,我们要怎么去应用呢?我想问:神最近有没有感动你?他在邀请你参加短宣队吗?神最近有没有感动你?邀请你回应呼召,去读神学院吗?神最近有没有感动你?他在邀请你去参加诗班,来服事!神最近有没有感动你?要去帮助某个人吗?神最近有没有感动你?要你去做什么事,但你一直还没有勇敢的回应!亲爱的弟兄姊妹,神可能一直在激动你,你不要再怀疑了,勇敢地起来回应神吧!我现在讲的时候,如果你有心跳加速的现象,那你真的不要怀疑!就是你,神在等你!

再来,这些人会义无反顾的走上归回、建圣殿的道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看重神,超过一切。只有「看重神」的人,才愿意为神舍命,不顾一切!有一次,我们家女儿问我,如果他被坏人抓走,或是要拿一亿跟我交换,我要一亿?还是我要我女儿?我跟我们家小爱说,不论给我多少钱,我都只要我「女儿」。这就是「看重」,当我们看重,很多事情就可以舍弃。所以,当时候那批归回的人,因为「看重神」,愿意舍弃荣华富贵的生活!而那些尼提宁人,我相信一定也是看重神,相信神也会眷顾外邦人,所以愿意降卑,在圣殿做砍材、打杂的工作。那这个圣经原则,我们要怎么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呢?

1.在繁忙的活动中,核心是神。关於出团多年的疲乏,我觉得还是需要经常「对焦」!在我们团队我观察义工,大约第四年,会有种缺乏动力、像只是在完成任务的感觉,就是完成一场一场的布道。所以,我的作法是,出团一上车,祷告;上台前,祷告;回程一上车,检讨完,祷告;练团前,祷告;练完团,祷告!一直在对焦,我发现,团队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所以,我们也可以想一想,你的团队、事工,需要更多祷告吗?2.在难解的服事中,回归於神。前不久我受邀去一个教会,训练他们的敬拜团,我在他们教会上厕所的时候,我问上帝说,上帝你觉得这个教会需要什么?上帝说:爱!我说是甚么样的爱?上帝说:耶稣的爱!他们要重新回到耶稣的爱!最后一堂,我要做结束祷告了,我把我第一天的领受,跟他们说!结果,他们非常感动,并告诉我说:谢谢牧师,把神要给他们的话,带给他们,他们团队低潮一段时间了,的确是被提醒,要更多回到耶稣的爱。当我听到他们的回覆,我也很被提醒,原来在音乐的技巧之外,心里「对准神、看重神」,是多么重要的事!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你在服事上正面对低潮吗?你的团队一直没办法突破吗?也许你需要的,是让团队更多来对准神,更多的祷告、更多的读神的话!

二、余民?

圣经神学当中有个词,就叫做「余民」!「余民」的定义:就是经历劫后余生、或是环境逼迫底下,依然信靠神的人!他们是神所看重,会让信仰继续传承的人!在传统的看法或解经里面,会直接认定「那些没有归回的人」,都是爱世界的,都是想留在巴比伦过好日子的!然后「余民」的称呼(就是神喜悦的人),直接给了那些「归回的五万人」!我觉得这样认定,有点太粗暴了!我认为巴比伦,还有很多「余民」,同样是被上帝所爱的!

我有五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以斯拉记第一章5~6节记载,有许多没有要归回的人,奉献金银财宝和牲畜,给那些归回的人。光这第一点我就确定,那些留在巴比伦的人,当中还是有敬虔爱主的人。第二个理由,以色列的祖先,过去要建会幕或建圣殿时,也是大家把「金银财宝、珍贵的布、动物的皮、上好的木头」,全拿出来,多到要人家来喊「停」!所以现在这批犹太人,也是在模仿祖先敬虔爱主,献上最好的给神!他们一样很爱上帝!第三个理由,你想想看,如果要你现在就移民,不也是很多事情会卡住吗?比如家里也会有长辈行动不方便啊、家里有人生病啊、小孩还在读书就学啊…,总之,有很多原因,不是说走就走,说移民就移民!(这是从人的角度看,但非常合乎常理。)第四个理由,这群被掳的犹太人,当年就是因为离弃神、拜偶像、做耶和华看为恶的事,整个国家国破家亡,被抓到别的国家去,才50年前的事情而已,他们才被神教训过,我实在不认为这批犹太人,他们那么容易离弃神!第五个理由,我们都知道犹太人有「会堂」,「会堂」怎么来的?在历史上不可考,但大部分解经资料会说到,「会堂」的出现,是在被掳时期,就因为他们不能去圣殿、也不能献祭,所以发明用「会堂」的方式,大家聚在一起敬拜神。他们透过会堂,他们可以继续成为「跟上帝立约的子民」、他们在会堂中继续聆听摩西五经,教导孩子认识这个民族的信仰。直到如今,犹太人还是用会堂在敬拜神。所以,我相信上帝没有忽略,这群留在巴比伦,继续使用「会堂」敬拜他的人。因为时间的关系,不然,我还可以再举出其他的证明,来说明「不是只有归回的人,才是神喜悦的余民」!

那我们又要怎么应用这个圣经的原则呢?1.成为守望者、支持者、奉献者:不论谁在前线打仗、谁在后方奉献支持,我相信神都看重我们!所以,你也可以继续支持一些机构、宣教士,虽然你不能在前线,但可以在后方支持他们!2.不方便行动的长者、或无法来聚会的弟兄姊妹,神一样爱你们。我们很容易用眼睛看,今天来教会聚会的多少人。我们很容易下意识直接认定,这些是敬虔爱主的。但是,让我们想一想,此时此刻,有多少长辈,行动不方便无法来聚会、有些因为长期生病,而无法来教会的。有些社青,是假日才有工作、假日要办活动,他们真的不方便来聚会。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多记念他们,我也知道,我们教会做的很好,一直持续的在关怀长辈!另一方面,我们也想想自己,我们也会老,会生病,有一天也无法上教会,我们可能在病床上,甚至都举不起祷告的手。但我要说,弟兄姊妹们,要记得!就算全世界都忘记你是基督徒,但神没有忘记你!要算「余民」,一定有你一份!

所以,弟兄姊妹们,我们不是世人认为的「愚蠢的人民」,我们是神所拣选,在这世上的「余民」,我们要在这世代发挥影响力,我们要继续传扬耶稣的爱,我们要继续的「为主奔跑,不要放弃」,阿们!

165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