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商品介绍
2
亚哈王的耳根子 |张传弢传道3
https://www.amoybc.org.tw/ 厦门街浸信会
首页 事工讯息 讲坛信息 2024 亚哈王的耳根子 |张传弢传道
1131208

亚哈王的耳根子 |张传弢传道

113.12.08主日信息摘录
经文:列王纪上20章35-43节

主日直播准时每周日10:00在教会YouTube频道,欢迎弟兄姊妹线上参与

在华人的文化中,形容一个人听不进别人的建议、不听劝告、不想被指导,我们会说这人的「耳根子」很硬。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刻变得非常固执,不愿意听别人的建议。圣经中也会用「硬」来形容人顽梗不改变,不过是用别的器官来比喻。埃及法老「心刚硬」不容以色列百姓离开,就经历可怕的十灾;以色列百姓「硬著颈项」不顺服,结果就不能进入应许之地;新约中也有人听了福音却「刚硬不信」,就只能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人可以找到各式各样的理由来说服自己要坚持到底。如果这是择善固执也就罢了,但最可怕的是这个「坚持」若与「神的旨意」相违,那将会使人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今天让我们来看北国以色列-亚哈王后半段的故事,求神提醒我们不要掉入这样刚愎自负的陷阱中。

一、是仁慈?还是乡愿?

列王纪上二十章先知以利亚膏立他的接班人以利沙之后,北国以色列遭遇了来自敌国亚兰的巨大威胁。那个时代的小国、城邦等小型政治体为了要自保,经常会有联合结盟的习惯。所以王上20:1描述当时联盟的领袖:亚兰王便.哈达,就率领32个王来围困北国首都撒玛利亚,目的是要恐吓以色列的亚哈王,逼迫他加入亚兰联盟,亚哈王无奈只好答应对方。作为联盟成员的王,要将自己的一名儿女当作人质来表达自己的忠心。所以亚兰王便.哈达照样要求以色列王亚哈要给他「人质+保护费」,甚至觉得亚哈好欺负,就变本加厉地索讨全部的金银、妻子、儿女。亚哈王被这样一逼迫就急了,也只能不顾一切的去对抗。

13节说有一个先知来见以色列王亚哈,对他说:你会打赢!耶和华要将这群人交在你手里,这样你就知道我是耶和华。神怜悯亚哈,要藉由这一个战争打赢的神迹,让亚哈认识耶和华才是真神。但先知也预言说,明年这个时刻,亚兰会再次来犯,所以你要做好防备。到了次年,亚兰王便.哈达就跟他的臣仆讨论,这次一定可以打赢。所以又有一位先知来见亚哈,告诉他说:你这次还是会打赢,我要把这一大群人都交在你手里。你就知道耶和华不仅仅是山神或平原神,而是至高神耶和华。於是第二场战争开打了!虽然军队的数量差距很大,而且作战地点是敌人最擅长的平原,但以色列人有如神助,亚兰王便.哈达就跟他的臣仆商量:听说以色列王都是仁慈的王(这个传闻很微妙,好像在说心地很软,很好说话),我们不如腰束麻布、头套绳索,打扮成一个俘虏的模样去投降,说不定还可以被饶一命。出乎意料的!亚哈说:亚兰王便.哈达是我的兄弟,请他出来坐我的车,我们有事好商量。亚哈王明明打赢了却没有乘胜追击,反而说要跟亚兰重新立一个平等条约。於是亚兰王便.哈达就平平安安地回去了。

你应该会觉得亚哈王这个人,看起来真的是宅心仁厚,好像耳根子很软?敌人已经第二次攻击他了,却以德报怨,签一个平等条约,好像来展现他的道德、仁慈。可是亚哈真的是这种人吗?前几章才说亚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这么一个嚣张跋扈,先知怎么劝告都不听的人,为什么面对亚兰王便.哈达就突然变了个样子呢?其实是因为当时有一个更强大的亚述帝国崛起,所以亚哈是要透过跟亚兰结盟,好在未来有机会可以一起对抗亚述。所以这就是出自於跟自身利益有关的考量,才让亚哈愿意扮演一个仁慈的好心人。但在王上19:15,耶和华指示以利亚要膏哈薛做新的亚兰王,所以现在的亚兰王便.哈达本来就是要死的,结果亚哈打赢了却没有杀他,就耽误了神的计画。亚哈看似仁慈的举动,但他却违背了神的心意,做了错事。更深一点来思想,这样仁慈的举动,说穿了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

二、是不知道?还是不想做?

这件事过后,发生了一段奇妙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所读的经文。35-38「有先知的一个门徒」从这句描述可以知道那时候已经有先知训练的学校,所以他们一定明白,如果当中有任何一个人领受了神谕,那么其他人都有义务、有责任要来全力配合。也许今天这个命令违反了他心中的仁慈,如果一个人不想做这件事,可以想出千百种的理由。但更有一种可能是这个不愿意打人的同伴,真正的想法是不愿意得罪亚哈王。从后面的经文可以看到,为什么先知门徒叫人打他,是因为他要乔装打扮去向亚哈宣告审判。所以这个同伴就不愿意参与这场行动,是因为害怕自己也被拖下水。这跟前面亚哈王的状况有异曲同工之妙,乍看之下都是为了要做一件「好事」,而不听上帝的命令。可是如果再深入的探讨,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

38-43节是耶和华透过一出先知行动剧,来向世人传递讯息,这是在王国时期很有趣的特色,包括耶利米、以西结、何西阿等先知,都做过一些让人匪夷所思,却饶富信仰内涵的行动。这一段也是耶和华透过一段比喻故事,要对亚哈发出审判与警告。这个改装易容的先知跑去找王主持公道。他说在战场上时,有人叫他看守一个俘虏,如果跑掉就要赔上自己的性命,或者赔偿一他连得银子(相当於普通人16年半的工资)。结果他说忙乱之中这个俘虏真的跑掉了,可是性命或者银子我都赔不起啊。亚哈王听到就说:那也没办法,你自己跟人讲定了要这样,就照这样来赔偿吧。话才讲完,先知就脱去伪装显出身分,竟然是亚哈认识的一位先知!这先知就解释这个故事,原来故事中那个主角讲的就是亚哈王,你将耶和华定要灭绝的人放去,你的命就必代替他的命,你的民也必代替他的民。亚哈听到这个宣告,就闷闷不乐的回他的的宫殿了。

会不会有人觉得亚哈很无辜呢?你翻遍经文去找,找不到一句明确的命令,耶和华就说,要把这一群人交在你的手中,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交给我不就是随我处置吗?真的是这样吗?如果这件事你搞不清楚,有那么多先知,为什么不问呢?何况亚哈是真的不懂吗?前面亲眼看见以利亚倚靠神,杀了450个巴力先知,他祷告耶和华就下雨解除旱灾,还有耶和华的先知预言战争会打赢等等,这些神迹都是在除灭外邦偶像势力。你现在还搞不清楚神的旨意是什么?是不知道?还是不想做呢?从亚哈王听见先知宣告审判的反应来看,他也自知理亏,所以没有做出任何辩解,闷闷不乐的回到宫殿。这就显示出了亚哈真正的心态:我心里也知道要听从耶和华的话,但我偏偏就是不想啊!

三、是属你的?还是属神的?

人性就是如此,如果你不想听从神的话,你完全可以找到各样理由。我们还要探讨一个问题,那为什么人会不想听从耶和华的话呢?回到今天的经文,耶和华说要把这群人交在亚哈的手中,这是什么意思呢?这表示是神让这场战争打赢的,所以亚哈其实没有权利去决定这件事情要怎么做。但他还是觉得是自己打赢战争,这个军队、先知都是为我服务的,我可以决定要怎么处置亚兰王便.哈达,因为这是我的权利,神只是建议我该怎么做而已。

诗篇818-12节这首诗提到上帝劝戒以色列,希望他们能够听从神的旨意,不要自作主张去拜其他假神。因为以色列所得的一切,包括脱离奴仆的自由身分、每天所需用的饮食,这些都是上帝的恩典,都是属神的。那我们有什么好骄傲的、好夸口的、好自作主张的呢?我们连生命气息都是神赏赐的,那么理当要听从、顺服我们的创造主。只是无奈啊,我的民不听我的声音,甚至连理都不理我。神就要任凭他们心刚硬,去按自己的意思做决定,最后要承受那永远的失败。

到了列王纪上22章,耶和华神的确就照著这首诗所讲的,来审判亚哈王。这次是南国的犹大王约沙法,要联合北国以色列的亚哈王,共同对付敌人亚兰王便.哈达。他们在开战之前,就问北国先知四百人说可不可以去打仗呢?这四百个先知都说:可以去打,主要让你打赢。但先知米该雅说:「其实你会死在战场上,其他的百姓全部都要逃跑回家。」亚哈王听到米该雅讲的会怕,所以就假装成一个小士兵上战场,心里想说我这样一定不会出事的。结果有一个人随便乱射一支箭,就恰巧射进亚哈王盔甲的缝里,然后就失血过多死了!其他士兵看王死了,就都跑回家了。这就应验了诗篇所讲的,神任凭你心刚硬、耳根子硬,最后,你必须承受自己所选择的后果。

求神帮助我们柔和谦卑,不要妄想自己有权利可以操控周遭的一切事物。结果面对神旨意和自己想法的冲突,就选择固执而不愿意改变。我们所得的一切都是本於他、倚靠他、也要归於他,我们理当将上帝当作主、唯一的王来听从他的话。就算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做一件好事,出发点是好心,但这都不见得是神所要的,太多时候都参杂了人的私心。最后我们也要避免一个错觉,以为自己不知道神想要什么,就可以摆脱自己的责任。可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我心里深处其实知道,却不想这么做呢?这一切都好需要智慧,好需要圣灵的提醒,也好需要一颗谦卑的心。

在今天的经文中,亚兰王便.哈达提到一件很有趣的事,他听说以色列的王是仁慈的王,所以他要谦卑祈求饶恕,说不定性命得以存活。但我们都知道,亚哈根本就不是一个仁慈的王,便.哈达实际上有得救吗?也没有,他最后还是被残忍的暗杀掉。可是他讲对一件事,以色列的确有一位真正仁慈的王,你向他祈求、悔改、顺服,他必要赦免饶恕,拯救你的性命。那就是我们的神耶和华。他完全有能力跟权限,让所有毁约去拜偶像的百姓、君王都遭受立即的审判,但却一再地给予怜悯,差派先知多次提醒、警告。他宽容我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我们也应当效法耶稣基督,他没有犯罪、口里也没有任何诡诈,比我们所有人都有资格使用他的权利,来安排、决定、享受一切事物,但他却选择了奴仆的形象,谦卑顺服天父的旨意,替我们受苦,亲身担当我们的罪,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替我们而死。天底下竟然有这种事情!原来我们的神不只是仁慈的君王,更是谦卑的拯救主。求主帮助我们,能够明白耶稣是我们要跟随的王,愿意听从顺服他的旨意;而不是跟随亚哈的脚步,顽梗刚硬不肯改变。

164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