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正义的距离|张传弢传道
113.09.08主日信息摘录
经文:申命记一章13-18节、士师记21章25节
在国外一些法院的门口有耸立所谓「正义女神」的雕像,特徵就是要一手拿剑,代表强制的执行力,一手拿天秤,代表客观公平的标准,最后是眼睛要被蒙住,代表不受任何的干扰。所谓的「正义」简单来说就是「辨别善恶、判断对错,并且给予强制的平等分配」。不过,难道这样做就可以达到「正义」吗?光靠专业人员的判断,就等於「正义」了吗?到底谁又有资格辨别善恶、谁有能力去做平等分配呢?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在今天士师记19-21章在描述一桩可怕的凌辱谋杀案件,全部人联合起来要审判一桩谋杀案,这群人是否能做出有智慧的决定呢?光用想像的就叫人毛骨悚然,因为群众聚在一起,很容易受到煽动、盲目听从、走向极端。这一切都浓缩成一句话:「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让我们来看没有王的一群人,会变成什么样子。
一、男人与正义的距离
故事的起头从19章开始,有一个利未人娶了一个犹大女子为妾,但女子因为行淫、外遇就逃跑回到自己的老家,其实以色列大部分老百姓还是一夫一妻的,除非是非常有钱、或地位很高,才会娶到两个老婆以上。我们看到这个普通的利未人竟然娶妾,已经暗示了这整个世代不把律法规条看在眼中了。面对小妾的背叛,利未人决定去岳父家想要把她带回来。结果岳父就一连三次强留这利未人过夜,招待他吃喝快乐。结果拖到第五天利未人匆忙地带著妾和仆人离开。申22:22「若遇见人与有丈夫的妇人行淫,就要将奸夫淫妇一并治死。这样,就把那恶从以色列中除掉。」身为利未人,应该很熟知这条律法,但显然他们完全没有照著做,就让这恶留在以色列当中。
回程的路上必须要找一个地方过夜。对於以色列人来说,如果住在外邦人的城镇是律法规定不洁净的、也是危险的,所以他们走了一段路程晚上才到了便雅悯支派的基比亚城。一行人坐在街上发呆没有人愿意接待他们。「不可亏负寄居的,也不可欺压他,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也作过寄居的。」(出22:21)神的意思是要每个以色列民都善待外地人,但这条律法却被基比亚城抛在脑后。幸好出现一位从田里工作回来的老人家,是以法莲山地的人。於是就招待他们到家里吃饭住宿。从他的话中可以听出来,神百姓所居住的城,这时候已经成为了凶神恶煞出没之地。到了夜晚,门外出现了一群地痞流氓看上了这个利未人,想要与他交合。这时老人家展现了他能力所及的正义,就是建议这群流氓不要做种丑事,他可以叫他女儿,还有利未人的妾出来代替。在当时这个重男轻女的社会,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做出这个的决定。但那些坏人却不听从建议,最后这利未人就主动把他的妾拉出去交给流氓,任凭他们随便羞辱,直到天亮这妾才被允许离开。这身心受创的犹大女子,最后倒在她「主人」住宿的房门前奄奄一息。这里的用词是主人,不是丈夫,暗示了这利未人看待妾的眼光,就只是被拥有的财产。早晨利未人起来,打开门才发现女子倒在门口。那人就将她驮在驴上起身回家了。我自己的看法,应该是在回家的路上,女子失去了性命。於是这利未人心里就起了复仇的念头,回家后他把妾的尸体切成12块,叫人拿去传递给全以色列向众人喊冤,希望有人能站出来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所有人都觉得气愤填膺,想著不能让这件事就这样算了,「正义」一定要被伸张才行啊!
19章主要描述了三个男人荒谬的正义:第一个是利未人的岳父,殷勤接待远道而来的女婿,事实上接待客旅的确也是神的心意。但他接待得过度殷勤,强留利未人五个晚上。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是因为女儿犯奸淫的后果,若根据律法的判决,除了要被治死以外,连同整个家族都要蒙羞。所以他就想尽办法取悦这女婿,原来岳父正义的背后,求的是自己的脸面。第二个男人是基比亚老人,他残忍的提议用自己的女儿和客人的妾来代替,因为当时的文化风俗,把女人的价值看得很低,甚至当做财产必要时都可以舍弃。这就成为了基比亚老人的正义,他觉得在这种情况下,牺牲女性是合情合理。但神所立下的原则,男人和女人都是按著神的形象造的同样宝贵,绝对不是都只牺牲某一方。基比亚老人的正义,已经被传统文化给侵蚀变质了,但他自己却还不自知。第三个男人就是这利未人,若是从他后来冷漠的态度往前推论,就会发现同样把自己的妾视为财产。当事件发生后,恐怕在他心中只有强烈的复仇之心,导致他极其残酷的分尸作为证据,想要追求一个正义。但在他的正义背后,只是为自己的亏损而愤怒,隐瞒了自己的软弱和责任。
我们看到一个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的时代,许多人做自己认为好或对的事情。以为自己是追求正义,但背后却是为了其他目的,或是为了执行正义不择手段,这都是我们要特别谨慎小心的提醒。在19章的故事中,女性没有被询问意见、没有说任何话、更没有任何的尊严。弱势者全然失去了声音,这不只是那个时代的问题,也是现代基督徒面对的议题。而弱势者或许换成了少数族群、孩童、甚至可能是男性…,而在基督徒想要追求正义,达到某种标准的同时,是否存在这些人的声音、是否愿意听听这些人的意见呢?愿神打开我们的耳,愿意谦卑倾听这些声音。
二、众民与正义的距离
到了20章讲到以色列从南到北都听到这个骇人听闻的消息,於是所有人都出来聚集在米斯巴,要听这利未人说明事情的详细经过。他们聚集不是为了听神的话,也不是听士师的话,而是要听一个道德败坏的利未人讲话。这利未人说,他跟他的妾到便雅悯的基比亚住宿,基比亚人夜间起来围住我的房子,想要杀我,又将我的妾强暴致死。我就把她的尸体切成块,传递给你们大家做证据,基比亚人做了凶淫丑恶的事,你们以色列人应当要筹画商议该怎么做。然而,这利未人的说辞听起来,跟事实有许多出入。他只说对自己有利的话,实际上却粉饰太平,隐藏了自己的过失和责任。结果众人听完可说是群情激愤,以色列人要伸张正义。於是众百姓就开始挑选士兵、准备军粮、武器,纷纷聚集要攻击基比亚城。他们打发人去要求便雅悯支派,叫他们把那些做坏事的匪徒交出来。没想到便雅悯人却不听,也开始数点士兵,聚集两万六千士兵要对抗以色列40万的联合大军。为什么便雅悯人不把那些做坏事的匪徒交出去就好呢?这就牵涉到一种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具毁灭性的一种正义感:护短。是一种只在乎这人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人跟我是否为同一个群体,却拒绝厘清事实真相,拒绝承认他们过犯的态度。这种护短的正义,很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然而这却不是上帝的心意,最终只会导致更可怕的事情发生。战争就这样爆发了!在三场战争之后以色列总算是打赢了,便雅悯支派惨遭灭绝。
弟兄姊妹,你们觉得正义被伸张了吗?很显然这群人所做的并非正义之举,这绝对不是神的心意,而是人犯罪的结果。以色列众民认为自己的正义是要为这利未人讨公道、行侠仗义。如果按照旧约律法的规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那叫那些残暴的歹徒以命偿命,我想事情应该也能告一段落。但便雅悯支派也有他们的正义,就是要保护自己的人民,不管他是非对错。结果这两种不同的正义互相冲撞,就造成了毁灭性的悲剧。最可悲的事情莫过於,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结果世界上的战争没有结束的一天。
三、弟兄们与正义的距离
第21章中以色列人来到伯特利,坐在神面前直到晚上放声痛哭。他们后悔了,自己亲手毁灭了一个支派,是手足、弟兄、是血脉。然后他们就筑坛献祭、献燔祭、平安祭,开始思考要怎么补救这一切,他们想到便雅悯人还剩一些,要帮他们找老婆来繁衍后代。又想到曾经发过一个誓,说如果有谁没有一起行动的就要将他治死,查出来是玛拿西支派的基列・雅比人。於是就把他们男女都杀了,剩下400个未出嫁的处女抓来给便雅悯人当老婆。结果还不够就叫便雅悯人去示罗,抢未出嫁的女孩子就当做是自己的。大家听完就照著这样做了。故事到这边结束,经文最后写著「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第一次听到这故事的人,应该都会觉得这群人怎么会完全无法清醒呢?这群自许为同胞、弟兄的以色列人的正义是什么呢?想要弥补自己的过错、想要向神信守承诺,不可违背誓言。结果挖东墙补西墙,再次牺牲了无辜的弱势者,来完成他们想达到的目标。这群弟兄的正义背后,是出自一种幻想的、宗教性的意识形态。他们「想像」神要他们这么做,应该要这样做,却不愿意真正去听,神真正的旨意为何?在这一连串荒谬的故事中,神在吗?神当然在,但是他却没有与他们同在。因为以色列人不听,不愿意让耶和华做王,神就不与他们同在。虽然以色列人仍然想靠自己,去追求一个理想中的正义,但实际上他们与正义的距离乃是遥远的。这有没有可能是我们或是教会的光景呢?我们的敬拜、祷告、服事、奉献有没有神的同在呢?求神帮助我们,比起做什么事、发表什么意见、规划什么远景,有一件事永远更加优先,就是要「听」。
整个士师时代堕落至此,看似已经没有指望了,但人的尽头却是神的起头,接下来的以色列即将进入一个兴盛的王国时代。但这是从什么点开始,才有了复兴的可能呢?竟然是一个小朋友晚上睡觉时听到有人在呼唤他。他老师发觉这不是个简单的声音,就教他:下次再听见这个声音,你要说:耶和华啊,请说,仆人敬听!撒上3:10「耶和华又来站著,像前三次呼唤说:『撒母耳啊!撒母耳啊!』撒母耳回答说:『请说,仆人敬听!』」於是这个「听」,就终止了当时以色列的堕落,开始慢慢地回转向神。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都需要正义,都应该追求正义。但我们并不是正义,唯有神才是正义。人的正义并不完美,有可能会护短,有可能会牺牲弱势,更有可能被各种资讯、文化、传统、意识形态所影响,到头来只是鲁莽的横冲直撞。求神帮助我们听他的声音,顺服圣灵的引导,遵守他的诫命。(罗12:19-20)不要让自己被愤怒的情绪冲昏头,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著: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