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思维之全民皆祭司视角阅读利未记祭司献祭礼仪|刘秉怡传道
113.04.14主日信息摘录
经文:利未记7章1-38节
为什么要读《利未记》?
上周我们教会读经进度完成了《出埃及记》的考查,今天我们要进入《利未记》的历程,有很多曾经下定决心要把圣经从头到尾读完的⼈,都有卡在《利未记》旷野里的经验。利未记确实不容易读,但如果我们就是一群被摩西带领出埃及,进入旷野的犹太裔埃及人,如今在上帝、在摩西、在云柱火柱的引导来到了西奈山下,我们即将要展开全新的生活。那将会是个怎样的心路历程?相较於我们研读《利未记》的困难,这一群充满罪性又软弱的群体,他们所面对的是又大又难的未来。我们觉得很难读,把圣经合起来就结束了,但在旷野中的以色列百姓,他们必须真实的面对自己未知的困难,更要真实的面见圣洁的上帝。
如果我们以摩西五经的视角来认识《利未记》,可以看见一个逐渐聚焦的视角,创世记讲的是全宇宙,关乎每一个人、全人类、整个宇宙;镜头再拉近《出埃及记》讲的是以色列这个单一民族所发生的事;再把焦点更加地聚焦《利未记》把视角缩到利未支派上;到了《民数记》焦点又再放宽,所谈的也是以色列整个民族;《申命记》重申上帝的律法,再次以全世界为背景来看。以时间来看,《创世记》涵盖了许多世纪;《出埃及记》包含了300年左右;《利未记》只记载的是西奈山下一个月的事,《民数记》涵盖了约40年时间,《申命记》则展望以色列人未来的世纪。
《利未记》这卷书所记载、所聚焦的是在摩西五经中最重要的时间,最重要的地点,最重要的支派,可以说整部摩西律法的焦点以《利未记》中的教导为中心。到底《利未记》教导上帝的百姓什么重要的事呢?出埃及记的最后描述:耶和华降临,他的荣耀充满会幕。而《利未记》则从一章一节「耶和华在会幕里呼唤摩西,对他说」,《利未记》从「会幕」开始拉开了序幕,这本书的希伯来文原名就是:「他呼叫」。上帝与他的百姓同住,是何等奇妙的事?那位圣洁的上帝呼唤我们,要与人同住,但是神人有别,人有许多不圣洁的地方,怎么可能同住呢?《利未记》的原来名称应是「上帝的呼召」,「上帝的呼唤」,《利未记》有个基本概念就是当神要与人相遇的时候或是人来到神面前的时候,所要预备的事情和预备的态度。
神要与我们建立个别关系
会幕在《出埃及记》40章已建好,一切跟献祭有关的物品都预备好了,而《利未记》的1-5章补充该如何献祭,6-7章补充了指示祭司如何献祭、如何宰、烧、吃祭物和弹血,以及未来第8-9章说明亚伦父子按著正确的程序被膏立为祭司⋯等,可以看出《利未记》接续了《出埃及记》的脉络。《出埃及记》是教导以色列百姓要在身体和思想上出埃及,预备成为「神的子民」。在上帝的带领下,以色列离开埃及为奴之地到西奈山下,上帝要亲自与他的百姓立约,但当摩西上山领受十诫时,他离开以色列人40昼夜。以色列人要求亚伦为他们制造神像。摩西在与上帝交谈时得知消息后折返,愤怒地摔碎写有十诫的石板并毁掉金牛犊。以色列人的罪破坏了神与百姓立约的关系,以色列人把一切都搞砸了,接下来要怎样可以在自私和罪中与圣洁的神和好呢?
《利未记》的中心要点,就是圣洁的神恩待人,并提供方法让充满罪恶的人可以住在他圣洁的同在里。上帝要教导这批属神的子民如何成为祭司的国度和圣洁的国民,成为神所喜悦的后裔。因为神是圣洁的,他是生命的主,充满良善、公义,如果圣洁的神的会幕在他的百姓中,他的百姓也必须成为圣洁,以色列人必须要处理罪的问题,才能真实地与神同行。
圣洁的意思是:分别出来,独一无二。上帝提出了邀请,也提出了解决方案,他把他的百姓―以色列人分别为圣,使他们可以符合神圣洁的标准。以色列人必须有一套生活准则来管理他们,使得自己可以符合神圣洁的标准,《利未记》主要的目的就是提供这套规范,耶和华藉著摩西从会幕发出命令,委任利未支派来执行、带领、协助以色列人成为圣洁。圣洁这个词在利未记里共出现了152次,上帝在其中不断地强调圣洁的属性,同时命令以色列人要成为圣洁。神所住的会幕在以色列人当中,他们要怎么样才能在不触犯神的圣洁情况下与神同住?我们可以看到通篇的《利未记》有个对称的结构,最外的是以色列献祭仪式、再来是祭司的职份的作用,以色列人的洁净,最中间是赎罪日的讨论。第一到第七章的主题就是:献祭仪式。
上帝透过摩西指示祭司该如何献这五种祭,实际上献祭的条例在1-5章也一再地出现。反应出上帝对事奉的品质有很仔细的要求。我们大致可以将五种祭仪简略地分成两大类:一、向神说:谢谢祢―素祭和平安祭:把神赐给人的物品以象徵的方式表达感谢,重新献给神。二、向神说:对不起―包含了燔祭、赎罪祭、赎愆祭:以色列人献上动物血,血代表生命,同时也承认自己的罪得罪神,造成世界的败坏和死亡,祭牲以象徵的方式,代替人受罚,这样的方式是因为神要赦免犯罪的人,并且要遮盖他的过犯。
燔祭―其目的是蒙神的悦纳,指有罪的⼈与圣洁的神和好,上帝闻到燔祭的馨香之气,就改变他对罪⼈的态度。献燔祭的人要按手在祭牲头上,燔祭就会蒙悦纳,为他赎罪。祭牲作为罪人生命的赎价,代替受死,使罪得到遮盖,可以与圣洁的神和好。当我们要事奉神,必须罪得赦免,与神恢复和好的关系,如果我们害怕躲藏神,⼜如何能事奉?
赎愆(过)祭―是犯下一些具体的过犯,得罪人又得罪神,赎愆祭的目的是向人赔罪,与人和好,⼈犯罪不只得罪神也得罪⼈,事奉神的⼈必须为得罪⼈的事诚意赔罪,重建关系。
赎罪祭―是与自己和好,当人献上赎罪的祭牲,必蒙赦免,上帝饶恕人的过犯,免除他的刑罚,当我们的污秽洁净了,才能事奉神。
我们试著以小偷偷东西来说明人犯罪造成对神、对人,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处理方法:一个人犯了罪不只得罪神,得罪⼈,也污秽自己的人格,是不适合当祭司的,如果他盼望当祭司,就要献赎罪祭,洁净自己的污秽;献赎愆祭(赎过祭),向人赔罪,与人和好;也要献燔祭,除去神的忿怒,与神恢复正常的关系,这也是上帝工人的首要资格。
素祭―素祭中有油和乳香,油代表喜乐,乳香也是喜庆时的香料,表示献祭者心存喜乐奉献,为主而活,甘心乐意,素祭另一项配料是盐,盐代表了忠实不变,素祭是献燔祭后,表明罪得赦免的人甘心乐意顺服神,在生活工作中见证神不改变,是上帝工人的必备条件。
平安祭―献完素祭再献平安祭,平安是没有道德冲突与争战,也没有仇敌或紧张的人际关系,平安祭是出於感谢而自愿献上的甘心祭,对神的恩典表达感恩。献平安祭是象徵人以最真诚的心把最好的部份献上,也是神国工作的必备条件。平安祭是唯一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快乐的献祭。
我们可以看到五个献祭中,要成为祭司的国度,成为事奉神的人的表现是:罪得赦免、甘心顺服、献上最美。
来到耶稣的时代,耶稣带来的福音,给犹太人极大的冲击。「神的道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使徒行传6:7)耶稣复活升天后,司提反受到大祭司该亚法的盘问时为主作见证,使得犹太人无法驳倒司提反。他们暗中唆使⼀些人诬告司提反,煽动百姓、长老和律法教师抓住司提反,把他押到公会,并派人作伪证(使徒行传6:12-14),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到底哪一方才是真正的祭司?是在公会中徒有职份的神职人员,或是为著真理勇敢辩护的忠实信徒?在旧约时代,祭司是特别拣选的族类,惟有利未人才能担任,大祭司还要神特别选立的;但来到新约,是「全民皆祭司」的时代(彼前2:9-10)。
如今,21世纪在台湾的我们是否有意识到我们是蒙拣选的族群,是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上帝的子民?浸信会传统很重视「全民皆祭司」的信仰立场,这个「全民」,就是信徒的意思,这个全民就是所有耶稣基督的跟随者,每一位受浸归入主名下的小基督。「全民皆祭司」的精神,「属於上帝的儿女,在教会中没有阶级分别,只有职责之别,也就是教会中所有的信徒地位都是一样,彼此称为弟兄姊妹。」信徒祭司有参与事奉的权柄,浸信教会中没有所谓特殊的「圣品人员」,每一个人都顺服在神的呼召之下,服事基督,建立教会,与信徒之间彼此团契相交。把基督的爱活现出来。祭司拥有权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所被赋予的责任。
在罗马书12:1-2保罗说:「所以,弟兄姊妹,我凭上帝的怜悯劝你们献上自己的身体,作圣洁、蒙上帝悦纳的活祭。你们理当这样事奉。你们不可追随这世界的潮流,要随著思想的不断更新而改变,这样就能明辨上帝的旨意,知道什么是良善、纯全、蒙他悦纳的。」保罗对罗马信徒的告诫是:把自己献给上帝,不再是摩西律法要求动物献祭那样变成圣坛上的祭物,而是当作活祭。我们在字典里找到「献祭」定义:「献给上帝的任何神圣的东西」。那我们属耶稣的人,要如何自己献给上帝当作活祭呢?
在旧约之中,圣洁的神接受了他的百姓所献上的动物祭。但这些神的羔羊耶稣基督献祭的预表。耶稣最终在十字架上的一次献上永远献上,完成了献祭,旧约献祭不再有任何作用(希伯来书9:11-12)。对於因为得救的信心而在基督里的人,唯一可以接受的敬拜就是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主。在实际意义上,「活祭」是什么样子?我们是上帝的活祭,不是世界潮流的追随者。我所想像的是我们愿意真实的来到神的面前,在祭坛上像祭物一样敞开我们自己,把我们的心思意念都献给神,生命中最好的部份都献给神,在献上自己的过程中被主耶稣所洁净。
我们通过「随著思想的不断更新⽽改变」
我们通过上帝话语的能力使我们被更新变化。上帝的话语因著圣灵在我们心里,面对圣经,我们透过听读研诵,圣灵把我们从世俗转变为真正属灵的人,陶塑我们可以明辨神的心意(罗马书12:2)。上帝透过耶稣基督呼召我们成为他圣洁国度的君尊祭司,在基督里我们被称为是圣洁国度的子民,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献上原本会朽坏的身体为祭,一天新似一天,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用原本残缺的生命,但却被耶稣的救赎所更新成为完全的全人,做一切蒙上帝所悦纳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