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商品介绍
2
与人和好、与神和好|神学生张光睿弟兄3
http://www.amoybc.org.tw/ 厦门街浸信会
首页 事工讯息 讲坛信息 2023 与人和好、与神和好|神学生张光睿弟兄
1120219

与人和好、与神和好|神学生张光睿弟兄

112.02.19主日信息摘录
经文:马太福音18章15-20节

主日直播准时每周日10:00在教会YouTube频道,欢迎弟兄姊妹线上参与

从大年初一开始,教会开始一起同步读新约。如果你有跟上进度,你会发现马太福音从十六章开始,耶稣的教导开始朝著救恩福音的方向发展,而我们今天的经文段落第十八章有一个贯穿性的主题,就是耶稣要教会帮助失丧的人,带领曾经相信主的人回到主耶稣基督里面。其中弟兄姊妹要彼此和好,彼此饶恕、彼此怜悯。这是一段对教会、对众信徒的教导。教会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十八章里面的教导。这也是一段关於修复的教导。

一、劝人和好之道 (V.15-17a)

我们看到耶稣对弟兄姊妹和好的作法是渐进式的。第一个步骤「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如果得罪你,你就要主动去找对方直球对决。注意到这边耶稣特别叮咛,要在一个特别的场合去面对,就是能独处的时候。为什么要这样子呢?私下讲给彼此都留一点讨论的空间,也给彼此一点面子。在公开场合指出别人所犯的罪时,难免都会影响彼此的形象,容易把小事情变大事情。耶稣在这边教导,在私底下一对一对谈的目的,不是要我们与弟兄姊妹互相讨利益、或是彼此互骂;而是要回到耶稣在这边对我们的教导,是要帮助弟兄姊妹真正的回到主面前,对於所犯的罪悔改。这边经文是说「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但有些抄本里面没有指名一定是得罪你,而是任何弟兄犯了罪,做了不讨神喜悦的事情,我们就需要私下把他的罪揭露出来。而这揭露出来的目的不是要拿著公义的杖责骂对方,而是要回到神面前面对自己的罪。

那如果一对一时没有用怎么办?16「他若不听,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这裏说的两三个人聚集的目的,是要讲属实的见证不是假见证,是按照事实,据实地陈述出来。可是想想,我们常常两三个人聚集讨论别人事情的时候,通常本来应当处理正事反而变成聊别人是非。需要帮忙别人修复关系的时候反而陷入讨论别人的八卦大会,谈论一些流言蜚语。耶稣在这边教导我们要走到两三个人去对质的时候,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是应当为了呈现出耶稣基督对我们的爱,使我们能督促弟兄姊妹回转向主,使弟兄姊妹在主里合一。求主帮助我们不要成为聊人是非的群体,而是认真愿意修复关系的肢体。

那么两三个人再不行怎么办?只能提到教会了。耶稣在讲这段经文时,其实我们所认识的「初代教会」还未成形;那个时候耶稣还没有死里复活,还没有我们现在所认识的「教会」存在。而耶稣在17节所提的教会其实就是指著「相信耶稣教导的人们」。一群相信主耶稣教导的人们,就是当时所谓的教会。如果有个别群体需要走到这第三步的时候,就会把需要提名的信徒,带到自己的群体里面来劝勉,劝勉弟兄或姊妹速速归向神。都走到这一步,如果还不听的话怎么办?17节后半就告诉我们,要看他们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翻译成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就是把他们请出教会,这个行为叫做教会纪律。从此以后,这样的弟兄姊妹们就从会友变成朋友。

二、从会友变朋友 (V.17b)

在当时的年代,请出教会的概念是把他们的行径公开,公开申明他不属於我们教会了。看他们像外邦人跟税吏有点像是把他们当局外人,看他们为未赎之民。变成所有公开的宗教聚会、群体崇拜都不得参加。那就这样彼此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了吗?其实不然;断绝交通不是断绝关系。当时文化背景虽然不直接欢迎外邦人跟税吏一起聚会,但教会群体仍然还有责任跟义务,去向他们传悔改的信息,仍然希望他们能够悔改归向神。甚至,我们从耶稣的榜样上面看到,耶稣有时候在外邦人以及税吏身上的摆上、对他们的爱,比信徒还要多。换成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所谓的外邦人以及税吏,就是我们周遭的福音朋友。虽然因为教会纪律被请出教会,但他们还是我们的朋友,教会仍然有义务去关心、去向这些朋友传福音。我们来想想,平常生活周遭有没有哪位朋友,是我们希望也能够成为基督徒的。我们对所爱的朋友的关心,也要运用在这些被请出教会的朋友身上。要记得,十八章对我们的教导是关於修复关系的教导。实施教会纪律最大的目的,不是拆散人与人的关系;而是基於耶稣基督对我们的爱,引导我们回转归向他。与神、与人修复关系。是要修复一个垂直的关系,也是要修复一个水平的关系。

三、教会治理权柄 (V.18-20)

18「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在前面第十六章19节,与现在这里的18节讲得是几乎一样的东西。然而十六章的对象是十二使徒,这里的对象是信徒组成的群体,也就是所谓的教会。对象虽然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是差不多的。这两处所说「捆绑与释放的人」,指的是带领归主与背弃主的人。在十八章的脉络里面看的话,就是要对比教会所带领归向主的人,以及经由教会纪律离开的人们。教会所带领归向主的,就是会蒙救赎的人;释放走的人,若是不悔改归向主,最终还是会面临审判。弟兄姊妹们读到这边会不会开始紧张了。会不会有人看到谁不顺眼,也来找几个教会的好伙伴一起来,把那个讨厌鬼给赶走?弟兄姊妹,教会拥有这么大的权柄的前提,是教会要先完全遵行耶稣的教导,来牧养教会的弟兄姊妹。先有顺服、先与神有关系,才有权柄的使用。神赋予教会纪律的权柄不是为了让教会搞乱人与人的关系,而是让失丧的人有机会回转归向耶稣。求主帮助我们不会因著权柄而模糊了应有的关系,让我们有正确的优先顺序。

19-20节经文的意涵,是在指耶稣对敬拜跟祷告的应许吗?没有两三个人在、没有奉主的名,神就躲起来了吗?断乎不是!我们也知道我们的神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神。当你把18-20节一起看时会发现,其实耶稣是延续18节的内容讲教会纪律的延伸,要表达教会有施行教会权柄的确据。弟兄姊妹劝勉之后不愿悔改,你们两三个人只要是同心合意的寻求神、确认过有弟兄姊妹需要请出教会时,教会就有权柄施行15-17节所提的教会纪律。再次提醒大家,教会纪律存在的目的不是要拆散人群,而是要使失丧的人有机会归回向神。教会确实有权柄拆散人,可是耶稣对我们的教导是看重关系优先於权柄的使用。劝人和好的三个步骤里,施行权柄是直到最后屡劝不听的时候才执行。劝勉、提醒优先於归章条例。基督对我们的爱不也是这样吗?用各种比喻、教训、劝勉,巴不得人们在最后的审判之前可以悔改、信靠他。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五章9~13节为我们做了一个执行教会纪律的榜样。哥林多当年是出了名的罪恶之城,有淫乱的、拜偶像的、醉酒的等等。到保罗写哥林多前书时,这样的现象已经不限於社会当中,也慢慢流入教会群体裏面。保罗在11节斥责他们「但如今我写信给你们说:若有称为弟兄是行淫乱的,或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骂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这样的人不可与他相交,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12-13节又继续的骂「因为审判教外的人与我何干?教内的人岂不是你们审判的吗?至於外人,有神审判他们。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保罗清楚的说到,行这些恶的外邦人,上帝会亲自处理;教会内发生这些事的人一定要赶出去。保罗不是说不小心犯罪的人通通要赶走,而是已经劝过不听的。经劝勉、提醒仍然不愿回转归向主,这些人必须要从教会中赶出去。今天这段经文最大的意义不是仗著法律的权柄来治理天下,而是看重关系优先於权柄的使用;劝勉、提醒优先於归章条例。

弟兄姊妹们,我们生命中是否有一些人是我们需要去主动修复关系的?回答这题以前,我们或许需要退一步想想,我们是否自己处於失丧的状态?我们对主的热情、对传福音的热情还在不在?今天经文如果往回看一点点,在马太福音十八章耶稣讲到撇下九十九只羊来找寻一只羊的比喻我们应该听过,我们常常当作传福音给没听过福音的朋友的比喻。可是你有没有注意到,迷失的羊本来也是羊圈裏面的羊喔!这只羊是曾经在我们羊圈当中朝夕相处,为主而活的弟兄姊妹。我们生命中有没有这一只羊是我们需要主动去劝勉的?又或是,我们省察自己是不是也是那只迷失的羊?我们是不是与其他人和好以前,也需要先与神和好?今年教会的目标,就是希望弟兄姊妹归回团契生活、归回教会生活。在我们归回这样的生活时,是不是也有一些流失的朋友也需要回到这样的关系中?求主帮助我们成为一个看关系修复优先於权柄运用的教会,让我们是一间同心领人归向主而非以流言蜚语中心的教会,使我们自己能够先与神建立关系以至於能与弟兄姊妹同心合一建立主的教会。


153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