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狂
讲员:林毓伦牧师
经文:使徒行传26:24-32
延续上周的讲道,保罗在巡抚非斯都以及犹太分封的亚基帕王面前有一段分诉、自我辩护的机会,保罗将自己如何遇见耶稣,从黑暗入光明,并且蒙召传扬福音,宣扬基督受死复活的真理都向会众与王说,然而说完后却遭到非斯都的嘲讽,认定保罗像是个疯子一样,这里的癫狂,原文指的是「发疯、狂乱、精神错乱」,非斯都认定保罗信耶稣信到疯了、失去了判断能力与理智,甚至在众人面前传说死人复活以及十架救赎这疯狂的道理,因为保罗所说的一切真理,对非斯都来说都是不可理喻的,如同保罗在林前1:18-25所说:「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吗?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利尼人,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因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
保罗询问亚基帕王是否信先知,某些神学家认为保罗想让亚基帕王承认耶稣是基督,因为亚基帕王有犹太血统,也了解旧约先知所预言的弥赛亚,也不能否认所发生的许多客观事实,如果亚基帕王回答「是信先知的」,那他当然不能否认从客观来说耶稣是弥赛亚的事实;倘若他回答保罗他「不信先知」,那必然会犯众怒,所以他才把话锋一转,说保罗想稍微一劝,就叫他作基督徒(或作:你想用几句话就会说服我做基督徒吗?也有译为:你这样劝我几乎叫我作基督徒了)把话题带开,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但不论亚基帕王的回应如何,但我们要聚焦在第二十九节,透过四个动词来好好的默想主要对我们说的话:
一、劝:这个字其实在二十九节没有出现,只有出现「少(劝)与多(劝)」而已;保罗是借用前一节亚基帕王的「劝」字,而「劝」在此处原文的意思为「劝说、恳求」,甚至也有负面的意思如「诱骗、诱导」(亚基帕王的语气里如此),但保罗借用「劝」字,用了一个片语,是说不论「(劝)的时间短也好,长也好」。从这个字我们可以思想:
不分对象:保罗的讲论、讲述,不论对象,都需要福音,不分是犹太人或希利尼人,不管是尊贵的或卑贱,不管是处高位或处低位,不分对象都需要被救赎,不单看外表而是看见灵魂深处的需要;并且不管对象是谁,是在什么场合,保罗都照样的传讲福音。
不计代价:不管是少劝或是多劝,对保罗而言只要能够多救一个灵魂,就算要讲到口干舌燥他也愿意,更何况他为了福音的缘故成了带锁炼的使者,不计代价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万人得救,不愿意任何一个人沈沦。
不改内容:不管面对谁,是否遭受逼迫危难,保罗从来没有变更福音信息的内涵,也许切入福音的点不一样,讲话的方式因著受众有所不同,但却不改福音的本质,就是要传讲十架上的基督、空坟墓的基督、受死复活的基督、领人出黑暗入光明的基督。
弟兄姊妹,我们是否常常把握机会向保罗一样,不分对象,看见他需要福音,不看外表,看见灵魂深处真实的需要。我们是否也愿不计代价,甚至为主的道受逼迫,也要把福音传出去?我们又能否坚持不改内容的将福音的本质真真实实地向他人传扬?我们向谁劝?如何劝?是否不分对象、不计代价、不改内容的劝呢?
二、求:这个字在原文的意思是「祷告」,我们可以看见两个面向:
向谁求:保罗向神求,而不是向王求,面对那可以掌管他、审判他今生生命的,保罗没有丝毫的屈服;反之,保罗却向神来求,因为他深信唯有神是全能、掌管万有的,并且是将来要「审判万有」的。
求什么:保罗求的是灵魂的得救,是一切听见这道的人都能归向基督,并且不要像他一样带著锁链,保罗时时刻刻都在祷告主,将灵魂挽回,使人能得救,因为若非圣灵的感动,没有人能够口称耶稣基督是主。保罗要为在场的人求的,不单是今世的平安,而是永恒的盼望,就是与天父合好,因信耶稣基督得救,罪得赦免。
弟兄姊妹,我们是否常在危难中情愿向人求而非向全能的真神来求告呢?我们是否受压迫就向人卑躬屈膝了?还是我们来到全能的神面前,单单定睛於他,只向他求呢?另外我们到底为身边的朋友、家人所求的是什么?是今生的富足还是永恒的盼望?今世的顺遂又或者是永恒的平安呢?我们应当想想到底要向谁求,以及求什么?
三、听:在原文当中有几个不同的翻译,可以让我们好好思想:
听到:意思是指人听到了事情,不是很在意听,或是听了却不明白,或是只是将事情听听说说,对他的生命完全无影响,没有任何的意义与价值。
听见:更进一步有倾听的意思,只专注、努力听,甚至也明白了其中的意义。但还有另一个进一步的意思。
听从:意思是「听」某人,并有具体的「跟从」的行动,真正的听是有一个跟从与顺服的行动,如太17:5「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也就是要听也要跟从、顺服;此外,在申命记6:4-6这段经文更是所有的犹太人都铭记在心的「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这是著名的「shema」,是每个犹太人都会背的,就是要告诉他们,要听神的话,而听的表徵就是用行动爱神、爱人、顺服神,要听也要存记在心。
弟兄姊妹,保罗巴不得每一个在现场听见他讲论福音与见证的人不仅只是听到,更要真正的听见、倾听,不仅仅是明白真道,还要能够听从这位主,既听也跟从、顺服。今天我们都坐在这里,我们是用什么态度在听呢?我们听见了什么?我们听明白了吗?我们是否都听都存记在心,且都甘愿去实践,并且听从主的命令、顺服实践主的真理呢?
四、像:其实从原文当中会发现,根本没有「像」这个字,而是「变成...这样的种类」,后面有个补语,就是「我是」来表达要变成的种类,所以可以翻译成「变成像我一样」。
像:变成,指的是本质改变的人或是进入新的状况,保罗希望听见他论述的人都不单是听见、明白,更要听从,以至於发生质变,进入一种状态,就是要「变成跟他一样」,变成哪样呢?
我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片语「我是」ego eimi,这在约翰福音里是极为重要的片语,是基督指著自己陈述自己是谁,像是:我是好牧人、我是世界的光、我是羊的门、我是道路真理生命……约翰福音里耶稣自述自己的「我是」,等同於在出埃及记中,神在荆棘火焰里向摩西显现时,启示摩西自己的称谓时所用的「I am who I am (我是)」我是自有永有的,是一样的句型。而这里保罗说的「我是」,是什么呢?综合前面他整篇的论述不难猜到,他要说的就是「我是基督徒」,他是信靠耶稣、跟从基督、传扬救主的,所以亚基帕王才会说你想稍微一劝便叫我作基督徒啊?当保罗向著会中说巴不得所有听见的人像我一样时,其实原文真正是说:巴不得所有听见的人「都变成像我是基督徒一样(像我一样做基督徒)」。
锁链:保罗,一个带著锁链的人,希望大家像他一样变成是个基督徒,但却不像他带著锁链,但有趣的是,在场看似自由的百姓、有权柄的巡抚、尊贵的亚基帕王,没有一个拥有真自由,因为还在罪恶试探的引诱中作罪的奴仆,背负著罪恶的锁链与得罪神的后果;但在肉身被禁锢带著锁链的保罗,却是灵里得真自由,有永恒盼望却甘愿成为带锁链的使者,试想,谁真正有自由?谁被锁链捆绑?
弟兄姊妹,我们坐在这里听信息,真正得自由了吗?还是我们即或处高位、做君王、受人敬重,却仍受罪恶的捆绑?我们是否愿意今天真正邀请耶稣做我们的救主,如同保罗所说的,像他一样,「变成」一个基督徒。并且有真正的生命本质的翻转、更新与改变,进入一个新的状况、罪恶得赦、老我死透、活出新生命,因为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著。
对於巡抚非斯督或是亚基帕王甚至是当场的民众与军兵,可能都觉得保罗癫狂了、疯了、精神失常了!这让我想到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面的台词说:「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其实是取自诗人唐寅的《桃花庵歌》,简单来说,唐伯虎的意思就是与其为了名利庸庸碌碌,不如归隐山林、独善其身、活在当下,远比扬名立万的那些豪杰更加美善,在地如在天,因为即或这样的想法被笑人疯癫,其实是因为他人尚未看穿世事,没想到那些豪杰终将死去,勾心斗角还不是藏在坟墓里,一时辉煌,但如今墓冢不复存,而且没人纪念,只能被当作耕种的田地,哪有我唐伯虎已久坐乐活在当下快活?
对比唐伯虎疯癫的归隐山林、独善其身、饮酒作乐、活在当下,保罗的癫狂却完全不同,一个已经得蒙基督赦罪与救赎的基督跟随者,完全无法自己占据福音的好处,成为恩典的无赖汉,而是必须奉献一生为主所用,倾尽全力为主再多得一个灵魂,并且就算献上生命,也希望把福音真道再多传给一个人听见。真要说癫狂,谁癫谁狂呢?若重新为保罗改写唐伯虎的诗词,也许可以改成这样吧:「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十架空坟墓,基督复活荣归天。瞎眼得见心明亮,死活为主奔万邦;癫狂遭唾又何仿,唯独耶稣心所望。殷勤传扬主圣名,劝人悔改入光明;奉献一生为主用,天家永恒乐满盈。」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愿一生为主癫狂,不在乎他人的想法,单单仰望主、传扬主、听从主、顺服主、事奉主、为主而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