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商品介紹
2
要收的莊稼多|彭彥禎牧師3
http://www.amoybc.org.tw/ 廈門街浸信會
首頁 事工訊息 講壇信息 2014 要收的莊稼多|彭彥禎牧師
1031102

要收的莊稼多|彭彥禎牧師

103.11.02主日信息摘要
經文:馬太福音九章35-38節

最近時常反覆思想這段經文「要收的莊稼多」特別抓住我的心,讓我思想到弟兄姊妹是否能按著上帝的引導,更加地看見在我們的身旁有許多莊稼已經發白且可以收割了。如果我們將傳福音放在首位,我相信每次聚會,我們便巴不得邀請自己的親朋好友前來參與。莊稼真的已經熟了,而且要收的莊稼多,但是做工的人少,包含我們教會做了許多的社區事工,也得了許多獎項,經過多年下來,許多沒信主的進入到教會。我們當然也期待他們能多參與活動,但更重要的是希望他們能夠認識耶穌基督,得著福音的大好處。但等到這些莊稼成熟時,我們往往看見收割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希望今天這段經文,可以再次被提醒,我們能為神做什麼,是否願意成為收割莊稼的工人。主的收割不是簡簡單單的一份莊稼,上帝看待這些莊稼的眼光是如此的不同,每一個結出來的果子在上帝眼中都是寶貴的,所以我們會成為上帝重用的器皿。

耶穌基督在這段經文中,事實上祂走遍許多地方所見到的,例如迦百農一帶的鄉村或是像耶路撒冷一般的大城市,無論是鄉村或是大城市所看見人心中的困苦流離,狀態都是不一樣的,好比在台灣與在東南亞各地方,人心中的困苦流離也都不相同。但是耶穌基督看到這些,祂的心就憐憫他們。耶穌基督的憐憫,當日充滿在他們的內心裡面,所以祂告訴門徒:你們要成為我的協助,去走遍各個地方,後來耶穌基督也差派門徒兩個一起,能更擴張的走出去傳揚福音,把人帶到上帝的天國裡能夠蒙恩。今天這段經文,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

首先是在「基本生存的需要」,當日耶穌基督看見許多人困苦到如同乞丐,有瞎眼的、瘸腿的,包括後來彼得在聖殿外的美門邊所看到的乞丐,我們便可知當時人們的基本生存需要都有困難,然而耶穌基督看見這些人心中只有憐憫。所以我們人會困苦流離大概是由這三個方向而來,一種是基本生存需要沒有被滿足,今天在臺北市這樣的人固然是少了許多,但仍然有些人在他的經濟上、物質需要上,尚未達到他基本生存的需要,這樣的人心中會有許多的愁苦,我們是否也能看見?所以我將這樣的人形容是「困」,他們被基本生存的需要所困住了,他們竭盡所能的做,但就是無能為力,這樣的人仍是存在。

第二種便是「人心慾望的想要」,這也是人困苦流離的來源,人心的慾望是永遠無法填滿的,即便成為首富,但心中仍然是有許多需要,能夠再多賺、多求一點。我覺得有許多想法,如果是我們心中有許多的想要,造成我們成為那追求的奴隸,這也是一種苦,外表或許這些人看起來無任何需要,可是從神的眼光去看,這樣的人也是被陷入在許多愁苦裡,甚至要犯罪才可求得慾望想要的東西。也許一時得到罪中之樂,但心裡的苦被道德、倫理所拘束,仍存在於他的內心。

第三是「信靠真神的重要」,有些人或許沒有以上兩種的需要,但他沒有得著耶穌基督至寶在他的內心中,所以他的信仰如同沒有根的浮萍一樣,漂泊不定,尤其是遭遇到人生許多不同的困境時,會發現他的未來、永恆去處究竟是何去何從?這也使人困苦流離,困苦看起來是外在環境,流離則是人的內心與上帝間的遠離所帶來的愁苦,人遠離了上帝,其實便是愁苦的起頭,即便起初覺得自由,後來將發現所選擇的自由,使自己更加的不自由,好比火車行在鐵軌上看似不自由,然而一脫離鐵軌便是更不自由且無法繼續前行。當我們願意走在上帝的道路中,看似被限制,然而卻是被引導,且是被帶領到上帝那永恆、恩典且受祝福的那條道路上,這就是我們在信靠真神上的需要。

因著社會上各種不同的價值觀,或許我們會為著許多事情而感到憂鬱、煩惱,更何況是發生在自己的親朋好友當中,我們難道不會為他們而感到憂愁?外表看來貌似很好,然而深入的了解,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的愁苦在每個人的心裡深處,有許多的問題等著被解答。有些物質上的問題我們可以解決,然而在心靈上信靠真神的重要,實在是要從上帝那裡得著恩典,所以倘若我們願意關心,便可以看見人們心靈深處的需要。這也是為何耶穌說莊稼熟了,且耶穌走遍各城各鄉,我相信這個時節當時他們走在街道上,便可以看見莊稼已經熟了,這也是對門徒的機會教育:莊稼熟了,但收割的人少,要差派。

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羊的特性有以下幾種:不太會找水草,好比人不太會尋找屬靈的靈糧,好的水草對羊十分的重要,就如同好的靈糧對人也是如此。牧羊人早晨便將羊群趕到草場上吃草,因為早晨有乾淨的露水附著在草上;牧羊人也會領羊到深井去喝水,如同我們需要牧者、傳道帶領我們查經,好使我們能更多得著聖經的話語;帶羊群到溪水旁,這水是乾淨的,我們人真的就如同這些羊,需要有上帝這位牧羊人來引領我們,能夠帶領我們信靠祂,並且在神所設立的教會。早晨我們可以靈修得著露水或者我們經過查經、聽道,得著深井裡的水,在我們每一天讀神的話好像溪水一樣慢慢的進到我們的裡面,這都是羊所需要的。聖經詩篇23篇所提到「躺臥在溪水旁」,羊能夠躺臥是很不容易的,如果羊要躺臥下來,便要消除牠的恐懼感。人也是如此,唯有在安全感中我們才會安然躺臥下來。困苦流離、恐懼害怕就如同羊沒有了牧人一般,所以羊的幸福便在於是否有牧人的帶領,好牧人會細心照顧好自己的羊群。

這是一個需要的世代,如同羊沒有了牧人一般,耶穌基督看到了這些,便心生憐憫,講道給他們聽且醫治他們的疾病,並且也差派門徒。耶穌也給他們權柄,可以醫病、趕鬼、醫治人內心的愁苦,所以我們可以看見,耶穌希望幫人們除去他們心中的重擔,這也是耶穌來到世界上的目的之一。倘若我們今天可以得著「憐憫」二字,我們便也把耶穌基督放在我們裡面,四周都有許多有需要的人,若我們用憐憫的心去幫助他們,上帝必要使用我們。一個自己曾經在困苦裡面被上帝拯救的人,因著感謝上帝,便更能有一顆願意幫助困苦人的心,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是個罪魁,我們便能更多的因為上帝的緣故,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我們是否願意成為一位將福音分享出去的人?端看我們是否在上帝面前是一位充滿感恩的人。愈感恩的人,愈有動力,有時在教會久了,我們起初傳福音的動力就平淡了,甚至把教會當作是俱樂部,然而我們如果真的是為了教會更好,盼望我們都能保有這顆願意的心。也讓我們能記得,上帝設立教會,原是要我們被建立且纏裹軟弱有需要的人,還要回到起初神所設立的樣式。

我們是否願意重拾上帝當初差派我們的那顆心,莊稼熟了,要趕快去收割,許多宣教士被差派到各個地方,甚至是危險的,然而都是帶著一顆願意去的心,即便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都為神盡心竭力。這些宣教士,看見莊稼熟了,做工的人少,就願意擺上自己,去收割莊稼,走一條宣教的道路,你我是否看到失喪的靈魂會有急迫感,我們是否能成為非基督徒的榜樣呢?這一切我們都要竭盡所能的去完成。

「罪」我們可以用兩種角度來看,第一種是「不該做卻去做了」,第二種是「該做的沒去做」。現今的人常將不該做的事合理化,甚至將罪解釋為「有病」,而一件是罪的事情,被解釋為有病,最後為了因應社會的價值觀,以致於合理化為大家都有病,似乎變得沒這麼嚴重。該做的事沒做又可分為兩種,不為與不能,「不為」是你可以做卻不做,「不能」是你沒有這個能力,我們今天是屬神的兒女,所以傳福音是當做的事情,但如果沒有做,這應該是不為,倘若有人說不能,我們也很願意教導弟兄姊妹如何來傳福音,相信每一位弟兄姊妹都可以做到。我們教會既然是遵行大使命的教會,希望我們都能看見他人的需要給予幫助,知道現在「莊稼成熟了,做工的太少」,願意因著主的緣故,彼此互相扶持,起身付諸行動。

金句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馬太福音九:36)

58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