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民?餘民?|蔡嘉揚牧師
114.03.23主日信息摘錄
經文:以斯拉記2章1、58、64-65節
今天按著教會靈修的進度,來分享以斯拉記第二章,我訂的主題叫「愚民?餘民?」,一個是愚笨的「愚」,一個是剩餘的「餘」。
一、愚民?
我們要先知道一件事,這些被擄的人,他們到了巴比倫之後,慢慢的也融入當地的生活。然後巴比倫是當時候非常發達的城市,猶太人可以自由經商,所以有些猶太人,真的賺了很多錢。今天的經文說,歸回的這群人,帶了超多的僕人婢女,總共有7737個,平均六個人會被一個僕人照顧,還帶著「唱歌的」200人,這些是唱流行歌的人,提供娛樂的!也就是歸回的人當中,有很多有錢人,他們平常可能都有僕人在伺候的,他們有很舒服的生活,那他們留在巴比倫就很好,為什麼願意回到荒涼的耶路撒冷呢?這一條旅程,大約1350公里,台灣北到台灣南,來回至少要走三趟,五萬個人一起行動,學者估計大約要走上4個月到半年,你看!要付上多少代價!你覺得…他們是不是「愚」民?
這當中還有一群很特別的人!以斯拉記二:58「尼提寧和所羅門僕人的後裔共三百九十二名。」「尼提寧」這個詞,只有在以斯拉記當中出現,聖經學者考究他們的身分,應該就是「殿役」,就是在聖殿中砍柴、挑水、做工的人,打雜的。如果考察聖經的一些相關的蛛絲馬跡,這群人可能是基遍人的後代或戰俘的後代。至於「所羅門僕人的後裔」,他們也是戰俘的後代,負責在皇宮裡做僕人的事情。大家一起想,他們跟著猶太人一起被抓到巴比倫,大家都一起變成戰俘、一起變奴隸了,不是嗎?結果,這些「尼提寧人和所羅門僕人的後裔」他們竟然願意跟著猶太人,再一起歸回耶路撒冷,那這樣不就是讓自己再變成僕人、打雜的嗎?他們留在巴比倫,身分不用那麼卑微啊!你覺得…他們是不是「愚」民?他們為什麼願意這樣做呢?
我找到第一個答案,「於是,猶大和便雅憫的族長、祭司、利未人,就是一切被神激動他心的人,都起來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華的殿。(以斯拉記一:5)」就是這些人,是「被神激動」的,原文的意思有:「攪動」的意思,就是我們常說的:被神〝感動〞啊,神在催促你。被神催促的,最後都是甘心樂意的擺上!比如保羅就是這樣,他被神光照後,是用生命在宣教,為主癲狂,視死如歸,一點都不誇張。
如果要應用這個聖經原則,我們要怎麼去應用呢?我想問:神最近有沒有感動你?他在邀請你參加短宣隊嗎?神最近有沒有感動你?邀請你回應呼召,去讀神學院嗎?神最近有沒有感動你?他在邀請你去參加詩班,來服事!神最近有沒有感動你?要去幫助某個人嗎?神最近有沒有感動你?要你去做什麼事,但你一直還沒有勇敢的回應!親愛的弟兄姊妹,神可能一直在激動你,你不要再懷疑了,勇敢地起來回應神吧!我現在講的時候,如果你有心跳加速的現象,那你真的不要懷疑!就是你,神在等你!
再來,這些人會義無反顧的走上歸回、建聖殿的道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看重神,超過一切。只有「看重神」的人,才願意為神捨命,不顧一切!有一次,我們家女兒問我,如果他被壞人抓走,或是要拿一億跟我交換,我要一億?還是我要我女兒?我跟我們家小愛說,不論給我多少錢,我都只要我「女兒」。這就是「看重」,當我們看重,很多事情就可以捨棄。所以,當時候那批歸回的人,因為「看重神」,願意捨棄榮華富貴的生活!而那些尼提寧人,我相信一定也是看重神,相信神也會眷顧外邦人,所以願意降卑,在聖殿做砍材、打雜的工作。那這個聖經原則,我們要怎麼應用在我們的生活呢?
1.在繁忙的活動中,核心是神。關於出團多年的疲乏,我覺得還是需要經常「對焦」!在我們團隊我觀察義工,大約第四年,會有種缺乏動力、像只是在完成任務的感覺,就是完成一場一場的佈道。所以,我的作法是,出團一上車,禱告;上台前,禱告;回程一上車,檢討完,禱告;練團前,禱告;練完團,禱告!一直在對焦,我發現,團隊就沒有這樣的問題了!所以,我們也可以想一想,你的團隊、事工,需要更多禱告嗎?2.在難解的服事中,回歸於神。前不久我受邀去一個教會,訓練他們的敬拜團,我在他們教會上廁所的時候,我問上帝說,上帝你覺得這個教會需要什麼?上帝說:愛!我說是甚麼樣的愛?上帝說:耶穌的愛!他們要重新回到耶穌的愛!最後一堂,我要做結束禱告了,我把我第一天的領受,跟他們說!結果,他們非常感動,並告訴我說:謝謝牧師,把神要給他們的話,帶給他們,他們團隊低潮一段時間了,的確是被提醒,要更多回到耶穌的愛。當我聽到他們的回覆,我也很被提醒,原來在音樂的技巧之外,心裡「對準神、看重神」,是多麼重要的事!所以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你在服事上正面對低潮嗎?你的團隊一直沒辦法突破嗎?也許你需要的,是讓團隊更多來對準神,更多的禱告、更多的讀神的話!
二、餘民?
聖經神學當中有個詞,就叫做「餘民」!「餘民」的定義:就是經歷劫後餘生、或是環境逼迫底下,依然信靠神的人!他們是神所看重,會讓信仰繼續傳承的人!在傳統的看法或解經裡面,會直接認定「那些沒有歸回的人」,都是愛世界的,都是想留在巴比倫過好日子的!然後「餘民」的稱呼(就是神喜悅的人),直接給了那些「歸回的五萬人」!我覺得這樣認定,有點太粗暴了!我認為巴比倫,還有很多「餘民」,同樣是被上帝所愛的!
我有五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以斯拉記第一章5~6節記載,有許多沒有要歸回的人,奉獻金銀財寶和牲畜,給那些歸回的人。光這第一點我就確定,那些留在巴比倫的人,當中還是有敬虔愛主的人。第二個理由,以色列的祖先,過去要建會幕或建聖殿時,也是大家把「金銀財寶、珍貴的布、動物的皮、上好的木頭」,全拿出來,多到要人家來喊「停」!所以現在這批猶太人,也是在模仿祖先敬虔愛主,獻上最好的給神!他們一樣很愛上帝!第三個理由,你想想看,如果要你現在就移民,不也是很多事情會卡住嗎?比如家裡也會有長輩行動不方便啊、家裡有人生病啊、小孩還在讀書就學啊…,總之,有很多原因,不是說走就走,說移民就移民!(這是從人的角度看,但非常合乎常理。)第四個理由,這群被擄的猶太人,當年就是因為離棄神、拜偶像、做耶和華看為惡的事,整個國家國破家亡,被抓到別的國家去,才50年前的事情而已,他們才被神教訓過,我實在不認為這批猶太人,他們那麼容易離棄神!第五個理由,我們都知道猶太人有「會堂」,「會堂」怎麼來的?在歷史上不可考,但大部分解經資料會說到,「會堂」的出現,是在被擄時期,就因為他們不能去聖殿、也不能獻祭,所以發明用「會堂」的方式,大家聚在一起敬拜神。他們透過會堂,他們可以繼續成為「跟上帝立約的子民」、他們在會堂中繼續聆聽摩西五經,教導孩子認識這個民族的信仰。直到如今,猶太人還是用會堂在敬拜神。所以,我相信上帝沒有忽略,這群留在巴比倫,繼續使用「會堂」敬拜祂的人。因為時間的關係,不然,我還可以再舉出其他的證明,來說明「不是只有歸回的人,才是神喜悅的餘民」!
那我們又要怎麼應用這個聖經的原則呢?1.成為守望者、支持者、奉獻者:不論誰在前線打仗、誰在後方奉獻支持,我相信神都看重我們!所以,你也可以繼續支持一些機構、宣教士,雖然你不能在前線,但可以在後方支持他們!2.不方便行動的長者、或無法來聚會的弟兄姊妹,神一樣愛你們。我們很容易用眼睛看,今天來教會聚會的多少人。我們很容易下意識直接認定,這些是敬虔愛主的。但是,讓我們想一想,此時此刻,有多少長輩,行動不方便無法來聚會、有些因為長期生病,而無法來教會的。有些社青,是假日才有工作、假日要辦活動,他們真的不方便來聚會。所以,一方面我們要多記念他們,我也知道,我們教會做的很好,一直持續的在關懷長輩!另一方面,我們也想想自己,我們也會老,會生病,有一天也無法上教會,我們可能在病床上,甚至都舉不起禱告的手。但我要說,弟兄姊妹們,要記得!就算全世界都忘記你是基督徒,但神沒有忘記你!要算「餘民」,一定有你一份!
所以,弟兄姊妹們,我們不是世人認為的「愚蠢的人民」,我們是神所揀選,在這世上的「餘民」,我們要在這世代發揮影響力,我們要繼續傳揚耶穌的愛,我們要繼續的「為主奔跑,不要放棄」,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