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商品介绍
2
自己的角,神来举! |夏其蔚传道3
https://www.amoybc.org.tw/ 厦门街浸信会
首页 你必须知道的信息,与你分享 2025 自己的角,神来举! |夏其蔚传道
11400824

自己的角,神来举! |夏其蔚传道

1140824 主日信息摘录
经文:诗篇75篇

主日直播准时每周日10:00在教会YouTube频道,欢迎弟兄姊妹线上参与

诗篇第75篇首尾用称谢和歌颂彼此呼应。诗人称谢神,因为神与人同在。反过来说更像是我们对神的经验,那就会变成是:「在祢奇妙作为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祢的名离我们非常近。」神的名总是与以色列民族所经历的一切神迹奇事无法分割,过去历史中的某一时刻与他们同在,为他们行奇事。当然神虽然总是听见,但有时他的回应会需要人的等候。出2:23-25「过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叹息哀求,他们的哀声达於神。神听见他们的哀声,就记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神看顾以色列人,也知道他们的苦情。」这就是以色列民心中,神最奇妙伟大的救赎时刻:出埃及事件的开端―神听见、神记念、神看顾,神知道。神按著他的时间出现在历史的舞台,靠近他的百姓。所以诗人还没来得及说出他到底想起了什么,但对神那种满足的感谢,却已经先从诗人的口中涌流了出来。

从诗篇第三卷开始,神就没有回应过诗人。诗篇第三卷以第73篇作为开始,73篇号称小约伯记,74篇则是更具体地提到圣所中的仇敌,但都没有得到神的回应,直到75篇神才发声,神说:「我到了所定的日期,必按正直施行审判。」神不但回应了,而且他都知道!神说他有他所订的时间,到了所选定的时候,人会等到真正公义的审判。这一节跟后半部第7节遥相呼应。那里说:惟有神断定;他使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这断定,就是第2节同一个字―审判。

「地和其上的居民都消化了;我曾立了地的柱子。」好像只要讲到神的公义,神就很要我们知道他的浩瀚和伟大。神在这里说,大地和世人颤抖的时候,是我使地的根基稳固。地震对於地球而言,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颤抖,但那对地球不痛不痒的微幅震动,却能让住在地上的小小人类经历极大的恐惧和损失。自觉无所不能的人其实是这么样地脆弱,可是我们的这位神,却自称是立了地的柱子的那位先存者。神立了地的柱子,而地和其上的居民都消化了。圣经里常用消化来表达人混乱、丧失勇气的那种情况,或许真的就像是那种力量完全流失,全身瘫软的状态。但神却跟这样的状态刚好相反:我们只是地上的居民,我们与神存在著本质上的差异;我们是地上一群小受造物的群集,而唯有「他」是立了大地的柱子的那一位,他的强壮和力量无远弗届,你们这些恶人,确定要与「他」为敌吗?

当神用第3节短短的一句定位了神与人之间天渊之别的事实后,诗人接著在这首诗歌最中心的位置,写下了两个平行句,那是对恶人的判断和警告。我对狂傲的人说:不要行事狂傲!这句我们都能理解,而下句,是跟刚刚那一句语义相同的一个强调:(我)对凶恶人说:不要举角!虽然说是强调,但相对来说,举角是一个图像,但跟「行事狂傲」四个字比起来却相对抽象,基於这两句是相同意思的平行句,举角的意思就是行事狂傲。

其实举角这个隐喻,是对我们现代都市人陌生,诗人的读者一定懂,这个角指的就是长在草食动物、蹄类哺乳动物头上那美丽又独特的装饰,它亦是动物们用来保护自己的坚硬构造,它们不仅用角来抵抗外敌,甚至是在同种之间的地域争夺和交配竞争中,也都非常倚赖角的大小和功用来为它们拿下优势。因此「角」经常被用来象徵力量;举角,就是好像要进入战斗模式而需要展现力量。那么凶恶人与狂傲人举起自己的角呢?诗人说,不要把你们的角高举,再加上不要挺著颈项说话。举角和挺著颈项说话这两个动作的加乘,就让我们把狂傲人和凶恶人的图像看得更清晰了:他们是昂首坚持说自己要说的话,定意走自己要走的路,高举自己的角,敌对神的人。

这两节对狂傲人和凶恶人态度的描绘,被诗人安放在这首诗歌的正中央,是出於神的心意,是神藉著诗人的诗句所要传达出来的:恶人哪,别再这样。诗篇第75篇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首信心的高歌,但诗人显然是有些经历,才会让他对赏善罚恶的神这么充满信心。

这确实是一首回应过去信仰危机的诗篇,只是诗人的信仰危机、向神的呼喊并不是发生在这里,极有可能是在前面的7374篇。从诗人的信仰危机中,我们也比较可以辨识出诗篇75篇所说的狂傲人和凶恶人究竟因为什么行为使诗人信心软弱。诗篇75篇所提到、受神警告的恶人,很有可能就是74篇中那些亵渎神、践踏圣殿的人。而在诗篇73:6-11中,可以看出这群人的行事特徵,难怪诗人在733节要说「我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我们身边不见得多出现所谓亵渎神的人,但在这个世界上都曾经经历好些这样的人所施加在我们身上不公义的事,很多时候都如同诗人一般渴望神来为我们伸冤。这些不惧怕神的人,不以神待人之道善待他人的人,恐怕也是目中无神。 目中无神的人啊,不要再把自己的角高举,因为高举非从东,非从西,也非从南而来。只要是自己的高举,那么无论在哪里都不会是真正的高举,因为神掌管天地四方!大地的柱子是神所立。神就是创造且继续承托著大地的神,无论你在天涯还是海角高举自己,神都要将你拉下来。

神是创造并且承托这个世界的主,也唯有他施行公义的审判。人要靠自己的聪明,不行神的道,向神说傲慢的话,与神争辩,那么神到了所定的日期,必按正直施行审判。惟有神断定(审判):谁升高,谁降卑,并且是神,使这人降卑,那人升高。这节经文,直接将我们传送到了新约路加福音。在旧约中,谁升高,谁降卑,是神的审判;而在新约的路加福音里,这句话在耶稣的口中更成为了带著逆转力量的福音,耶稣说的是「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谁降卑?那些自高的;谁升高?那些以己为卑的。

对高举自己的角、挺著颈项对神说话的人来说,这是应验了旧约的审判;可是这对卑微不配的人来说却是福音。当耶稣按照父神的救赎计画,以人子的身分降卑来到这个世界,俯就那些社会最边缘被无视的人时,他活出了他口所说的福音。因此耶稣来,是榜样,是审判,也是福音。耶稣正是跟那些卑贱的、饥饿的、被人厌恶、被视为不洁的人在一起。倘若耶稣尚且如此,而人却倚仗自己的财富、权势而目中无人,那么即便不是说亵渎的话,不是站在圣殿里施行破坏、大声叫嚣,那也是站在了神的对立面。因为谁升高谁降卑不是按著人所想要的,而是按著神的主权,所以不要高举自己的角,否则审判必将临到。

这审判是可怕的。「耶和华手里有杯,其中的酒起沫,杯内满了搀杂的酒;他倒出来,地上的恶人必都喝这酒的渣滓,而且喝尽。」杯子被用来象徵一个人的分或他所拥有的。所以这里的杯,也呼应了7310节那满杯的苦水,有苦杯,也有这里所说的怒酒之杯。这里说到「酒起沫,杯内满了搀杂的酒」,也可以翻译为精心调制的怒酒(CCB),精心调制的混杂各种香料的酒(新译本)。所以这杯怒酒,是杯调酒,我们知道喝调酒是很容易醉的,这也让我想起在以赛亚书第五章是在讲神要怎么处置他原先所爱的葡萄园,先知以赛亚细数神所爱的选民的罪状,其中就包括了第22节说的,对他们而言,人的价值在於他们酒量好,酒调得好!一点也不在意神要他们所行的公平,却在自己享乐的事上尽心尽力。这样的人,神也要让他们尝尝神烈怒翻搅的滋味。

「但我要宣扬,直到永远!我要歌颂雅各的神!恶人一切的角,我要砍断;惟有义人的角必被高举。」神必按正直施行审判,最终诗人可以做出这样信心的宣告。在最后一节第一次出现了「义人」这两个字,为什么出现?因为「义人的角」,必被高举!原来不是只有恶人有角,义人也有角!还有一个人曾经这样赞美过神,她是先知撒母耳的母亲哈拿。圣经中记录了一个哈拿赞美的祷告,撒上2:1哈拿祷告说: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我的口向仇敌张开;我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撒上2:10又说「与耶和华争竞的,必被打碎;耶和华必从天上以雷攻击他,必审判地极的人,将力量赐与所立的王,高举受膏者的角。」审判的是神!因为神是大有力量的,哈拿说她的力量乃是因神而高举;义人的角必被高举,受膏者的角必被高举。义人的角必被高举,而恶人一切的角,都将被砍断,这就是诗人可以重新歌颂神的原因。不只是诗人亚萨和撒母耳的母亲哈拿等候被神高举,耶稣基督作为受膏者、神的儿子,也等候被神高举(腓立比书26-11节)。就连耶稣,都是顺服神,由父神来高举,如果耶稣基督尚且如此,那更何况我们呢?我们的角,不是为了展示、较量,不是为了与天比高,再怎么样也只能举到一定的程度,怎么可能与神相比呢?自己举角不但无用,还会激起神的愤怒,所以自己的角,要交由神来举!就好像老鹰,也是乘著气流飞翔,只要搭上了气流,它就可以飞好几个小时不用拍翅一样。

神的儿女深知高举来自谁,义人的角乃是必要「被高举」,被立了地的柱子的那一位高举!高举乃是出乎神。可能此刻我们正处在心中激荡难平的状态,也许如同亚萨,也许如同哈拿,我们不明白神的心意和时候,但亚萨和哈拿都经历到神的公义终久必要彰显,因此神此刻虽然沉默, 恶人的角却必被折断,而我们的角,要等候神来举。这三首诗歌只有第75篇记录了曲调,所以我忍不住想,这首诗歌是不是因为要大家唱,所以得要有调子。这是一首群体经历信仰危机之后献上感恩的颂歌,我们每个人的信仰历程都不一样,但我们终必要和诗人一样欢呼,愿我们一起经历信仰的低谷,也一起昂首高歌。

168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