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商品介紹
2
死與新生|張傳弢傳道3
http://www.amoybc.org.tw/ 廈門街浸信會
首頁 事工訊息 講壇信息 2022 死與新生|張傳弢傳道
1110403

死與新生|張傳弢傳道

111.04.10主日信息摘錄
經文:哥林多前書13章7節

主日直播準時每週日10:00在教會youTube頻道,歡迎弟兄姊妹線上參與 

下個主日就是復活節,我們將會看到,有人要在這浸池裡與耶穌基督同死、同埋、同復活。代表著他們向自己的罪死去,向著耶穌基督有新的生命。我們雖然獲得了新的生命,但所生活的這個世界依然充滿了罪惡陷阱。怎麼辦呢?神的話告訴我們:愛是永不止息、愛是永不失敗。上帝的愛將會一次次的賜下憐憫、饒恕、引領我們走回正路。只要我們願意持續相信和跟隨,那麼你會獲得很多客觀的印證,證明出你是一個重生的人。愛的極致表現,就是上帝的獨生子耶穌降世為人,為我們的罪而死。所以「愛」跟「死」有著極大的關聯性。與其說是「死」,不如說就是「犧牲」,愛是一種犧牲與付出。可是「愛」如果只有停在犧牲與付出,那這樣的愛實在是很沉重、很絕望。感謝主,耶穌不只為我們死,更為我們復活。從祂來的愛不會只停在犧牲,而是會抵達完全的得勝。這就是復活節我們要慶祝的、要期盼的,愛的美好結局。不過「愛」的過程也很不容易,尤其是在家裡更難。按著這個邏輯,基督徒是否有活出新生命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是居住在一起的家人會最清楚。「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會呢?」(提前3:5)因為深知教會的未來,是從一個一個的家庭裡被建立,所以我們要留心自己跟家庭之間的關係,能夠去意識到家的重要性,不要成為一個只活在教會的基督徒。

一、包容與忍耐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這是大家很熟悉的「愛的真諦」結尾。這節經文讓我想到另一處經文,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四:11-12寫下,他當時在亞細亞遭受患難,甚至到快死的地步。但他卻滿懷著盼望寫信給哥林多教會「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保羅這段話告訴哥林多人「死亡能夠帶出生命」,而我認為「死亡帶出生命」就是愛的真諦。什麼是包容?包容的希臘原文有遮蓋、不宣揚,還有承擔、忍受的意思。白話來講就是,當你對於一個人所說所做的事,你厭惡、無法認同,而包容就是要你面對這些保持沉默,忍受那不舒服的感覺,讓這件事過去。那麼忍耐是什麼意思?在希臘原文中有堅守立場,還有支撐、撐住的意思。你可以想像有人對你不禮貌,你卻不還手、不閃躲,就這樣堅持在那裏。好像將自己的尊嚴、面子都殺死一樣,然而這卻是凡事包容、凡事忍耐的原意,也是耶穌基督為我們所做的事。

有一部電影叫「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女主角松子一生竭盡全力的去愛人,包容她所愛這些人的軟弱與過犯,但最終變成一個孤單、寂寞、又髒又臭又頹廢的人,被一群壞小孩用球棒打死,結束了她的一生。男主角被她的故事震撼,這部電影最後有一段台詞說:雖然我不知道上帝存不存在,但如果真有一位上帝,像松子這樣愛人,愛到傷痕累累,甚至所有人都覺得她很笨我卻願意信仰這位上帝。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耶穌基督那凡事包容、凡事忍耐的愛。我覺得這是很難的。還好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中提供我們一條出路,叫我們有辦法去愛人。

保羅寫出愛的真諦的當下,顯然教會中出現了許多不包容、不忍耐的情況。從林前第八章可以看到,哥林多教會為著吃不吃祭偶像之物而爭吵。而保羅最後勸那敢吃的人要體貼軟弱者的良心,愛弟兄才是我們要堅持的「目標」。到了林前第十二章,哥林多教會爭吵什麼樣的恩賜比較厲害,那是不是所有人都要追求同一種恩賜呢?這又發生了彼此無法包容的事,保羅最後教導他們:有人做手有人做腳,教會才會是一個身體,這才是我們要堅持的「目標」,不需要高舉某一兩種恩賜。為著合一的目標,要忍耐那不同的價值觀。保羅很實際地教導我們,面對人與人之間的衝突,這種愛不下去的情況該如何包容、忍耐呢?就是要有智慧去分辨,什麼才是真正值得堅持的「目標」。求神幫助我們,聽了今天的信息,當未來面對這樣的衝突時,可以有智慧去找到真正該堅持的目標,然後為著這個目標堅定的忍耐,活出一個具有包容力的生命。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雖然好像犧牲了自己的某些部份,但是耶穌基督所賜的新生命,卻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動。等到時機成熟時,這個家會看到上帝的愛,會有具體的見證出現。

二、相信與盼望

接下來我要說,包容與忍耐只是過程不是終點,我們另外有一個終點。林前十三:7如果說凡事包容、凡事忍耐指的是現在,那麼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就指向未來,這個未來就是我們所期待的終點。有一個比喻說得很好,就是將愛比喻成種子,我們要把愛的種子種在土裡,讓神使他生長。我們就盼望有一天種子會結出豐收的果實,這豐收的果實就是我們要追求的終點。

大家知道種子埋在土裡像什麼嗎?就好像死亡;而種子的成長,就好像復活。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保羅聽聞在教會中有人說,沒有死人復活的事,人死了怎麼會復活呢?保羅就回應他們,耶穌基督不是復活了嗎?若基督沒有復活,那我們就全部都還活在罪裡,如果我們說靠著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那可說是比不信的人都還更可憐。「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感謝主,在基督裡眾人都要復活!我們是大有盼望的。我們與耶穌同死亡、同埋葬,就能和他一同復活。我們若願意包容別人的過犯、凡事忍耐,這些就好像把老我給殺死,如同種子被埋葬在土裡一樣,是某種程度上的死亡。但神應許我們,死了之後可以盼望那榮耀的復活。我們若是願意在家裡埋下愛的種子,可以滿心盼望那使人復活的主讓我們的家庭起死回生。神會隨自己的意思,成就超乎我們想像的事情,只要單單相信祂的安排。但對我們來說的重點,就是要先死;死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就在家庭當中發動了。

若一個人願意以包容、忍耐作為愛的種子來埋在家裡,神就預備了那豐收的果實。我小的時候,家裡有很嚴重的婆媳問題,也是看著媽媽一路苦過來,還好最終上帝救了我的原生家庭。所以我明白這過程會有痛苦,好像要把自己的某部分給殺死一樣,但這樣的死亡卻能帶來復活,會有新的生命產生,並且有主榮耀的光輝。約十二:24-25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做了最完美的示範,我們可以、也應該要回應,願意被上帝使用,渴望自己的家庭能被翻轉。

三、體面與俊美

那麼實際上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前面提到保羅為什麼要講愛的真諦,是因為哥林多教會的人在彼此爭論,無法互相包容,於是保羅教導他們,我們好像一個身體中的各個肢體。基督是頭,我們所有人各自做肢體,都有功用。林前十二23-25「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它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教會是如此,會有人看別人覺得不體面、不俊美;家中更是如此,也會有人看家人覺得不體面、不俊美。

在讀這段經文時,我們可能不自覺的會認為自己就是那個體面的、俊美的肢體,覺得要來學習包容別人。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會不會我才是那個需要被忍耐、需要被包容的人呢?保羅說「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稱為使徒,因為我從前逼迫神的教會。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常常我們問上帝,為什麼要把這樣一個不體面、不俊美的人放在我們家/教會呢?但今天透過保羅給哥林多人的勸勉告訴我們,無論教會或者家庭,總是同一個身體。我們跟家人是一個身體中手與腳的關係、眼睛與嘴巴的關係。如果今天手打籃球時受傷,全身也會跟著一起痛苦;假使今天配了一副眼鏡,讓眼睛看得清清楚楚,全身也會跟著一起快樂。所以我們總要給這些人多一點包容、多一點忍耐,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如果在你的家中,也有一位需要很多包容、很多耐心的麻煩人物,你願不願意因著耶穌,放下自以為應有的權利,有沒有那麼一絲盼望,這個家可以起死回生?不要認為他配得我的包容嗎?他配嗎?那麼難道我們就配得耶穌的包容嗎?事實上有許多人,雖然沒有身體上看得見的殘缺,但在內心深處卻滿了傷害。拿下偽裝的面具後,他們的心很不體面、很不俊美。求主幫助我們,若你願意讓復活的主在你的家庭當中行神蹟奇事,就讓我們更多的倚靠主,抓住神所應許的盼望,因為耶穌基督是使人復活的神,阿門!

親愛的弟兄姊妹,跟隨耶穌的門徒是大有盼望的,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這不是口號,是要下決心的,是要先殺死自己,像一顆種子埋葬在土裡的。讓我們試著包容吧,讓我們能夠為著目標來忍耐吧,讓我們能發自內心的愛人吧!不夠體面的肢體,我要越發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要讓他越發得著俊美。願主的愛充滿我,充滿我們的家。不做害羞的事,能夠行在光明裡,行在主的喜悅當中。求主饒恕我,過去曾經瞧不起我的家人,看低我的家人。但一個肢體受苦,所有肢體就一同受苦;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肢體就一同快樂。主啊,盼望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我的家中,如同行在天上。求你幫助我成為一粒麥子落在土裡,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正如你為我們所做的一樣!

1479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