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什麼?|林毓倫牧師
在家族鬥爭的聲浪中所羅門於君王、先知和祭司的首肯與膏抹下即位,大衛離世前的遺言,首先是要所羅門剛強作大丈夫,並且要謹慎遵守神的律例、誡命、典章、法度,如此應許必成就。其次大衛又強調如何處置約押、巴西萊的眾子、示每,有恩於他的巴西萊的眾子要恩待;流無辜人血的約押要承擔謀殺罪的後果;辱罵人的示每(也曾反叛王)要處理。其實大衛不是要報仇,而是為了鞏固所羅門的政權。大衛逝世後王朝與政權轉移,所羅門也照著父親所說的,以智慧的方式而非「肅清、報復式的手段」處理了該處理的對象,使王權堅固;所羅門的王朝鼎盛,甚至連法老都將女兒嫁給她為妻,這代表所羅門王朝的國力強大,但許多神學家也認為所羅門的敗壞,是從與異族聯姻開始,因為帶入、接納所拜偶像。
本段經文表達出所羅門愛耶和華,也願意遵行父親大衛的律例,只是還在邱壇獻祭燒香。邱壇乃「高地、高處」,是地方性的宗教聖地,常是形狀平坦、岩石鑿成的平台,獻祭用的祭壇或處所,是迦南人敬拜的地點,以色列人因尚無統一敬拜中心而用,卻學了異教的方式與地點敬拜神,心態雖是敬拜神但也容易造成錯誤的信仰教育。當時所羅門王上基遍去獻祭,獻祭過後夜間夢中耶和華神向所羅門顯現,向他提出大哉問:「你願我賜你什麼?你可以求。」現代中文譯本是:「告訴我,你要我賜給你什麼?」新譯本則是:「你無論求甚麼,我必賜給你。」呂振中譯本譯為:「你要給你甚麼、你儘管求。」這些都足以顯示出神願意主動施恩給所羅門,並且願意應允他所求的,然而從所羅門向神所求的,可以看出神為何喜悅他,也能成為我們思想的關鍵。
一、為所擁有的存感恩
所羅門愛神,因而也遵守大衛的吩咐,敬畏順服神的命令;也因為愛神,向主獻祭;當神在夢中問他要什麼時,他回應:「你僕人我父親大衛用誠實、公義、正直的心行在你面前,你就向他大施恩典…。」過去他的父親蒙神的恩典對待,能夠經歷人生的許多重大事件,從一個普通的家庭到成為以色列的王,這是神的恩典,是「歷史事實」,是應當紀念的。「又為他存留大恩,賜他一個兒子坐在他的位上,正如今日一樣。耶和華我的神啊,如今你使僕人接續我父親大衛作王」所羅門知道他能接續大衛作王下一任的王,也是出於神的恩典與憐憫,若不是出於神,在家庭與宮廷的風暴和內鬥當中,沒有神的恩典又哪能繼續接任這王權。
其實從所羅門的態度,我們看見一個王卻謙卑的紀念神過去對自己家族的引導,也知道自己的權柄乃是從神而來,當神應允他要什麼必為他成就時,不是先想到自己的缺乏,而是先向神感謝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也許這正是我們需要操練與學習的,先學會數算恩典,而非一直無度的索求,也許在數算恩典後,我們更加體會並感受到神對我們的愛。
二、對所託付的極看重
「耶和華我的神啊,如今你使僕人接續我父親大衛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應當怎樣出入。」當所羅門說這段話時他年紀大約二十歲,雖是成年人,但並非說話有份量或是有影響力的年紀,而且他更表明自己經驗不足,不知是否能夠勝任神所托付的工作。即便大家都已尊他為王,他也也經「處理了許多當處理的人事物」,但他在神面前沒有因此驕傲,反而更加謙卑覺得自己沒有經驗,承認自己是軟弱的,需要神。「僕人住在你所揀選的民中,這民多得不可勝數。」其次他也表明,以色列百姓是神的百姓,是神所揀選的,(神賜福他們)多得不可勝數,他住在民中,知道自己所領受的責任與託付是要「可以判斷你的民,能辨別是非。不然,誰能判斷這眾多的民呢?」這裡說明了所羅門知道以色列百姓是「神的百姓」而不是他的物品與產業;他也知道唯獨向神尋求,才能夠有足夠的智慧來完成神所託付治理百姓的能力。
從所羅門的自謙,以及當神問他要求什麼,就立刻想到作為一個王的身份與職責,帶領百姓的使命與自己的軟弱不足,可以看出他對於神所託付的任務、使命與職責是何等的看重。對我們來說,其實也應當去思考神託付我們在家庭、教會、職場上的職分是什麼?我們也應該謙卑地承認自己的不足,意識到自己職責的重要,並且向神尋求力量與恩典。我知道神對我的託付與呼召嗎?呼召不是只有傳道人有,而是每一個跟隨耶穌的人都應該終其一生去追尋神對我們人生的引導與託付是什麼?神學家布赫納曾說:「召命(vocation),是你最深情的喜悅,與世界最深切的需要交會之處,在那處必定有一段美麗的故事。」神讓我們的喜好、恩賜、才幹、能力、熱情,與神讓我們看見、共感這是世界的需要是什麼?我們是否能不負所託,看重、奔赴、前行呢?
三、向所信靠的求智慧
因此,所羅門向神求智慧管理眾民,原因是:「求你賜我智慧,可以判斷你的民,能辨別是非。不然,誰能判斷這眾多的民呢?」他向所信靠、所尊重的神所求的,是完成神對他託付,這其實是一種愛神的表現,因為他被神所愛、他經歷過神的恩典,也願意愛神、回應神給他作王的託付,對神的愛是一切事奉的動力,這也是他求智慧的原因。
什麼是智慧?智慧要用來做什麼?在不同的譯本裡紛紛解釋是「善於識別的心、是一顆明辨的心」,原文的直譯是「求祢賜你的僕人一顆能聽的心」;而其用處要用來「判斷祢的民,來明辨是非。」我們可以從這段話中兩個希伯來文的單字,分別是:שֹׁמֵעַ shama`「能傾聽/聆聽」,以及לִשְׁפֹּט shaphat「理解/辨別」的意思,這似乎也提醒我們,我們若要有生活中的智慧,必須要能傾聽/聆聽,聽人的聲音、孩子的聲音、配偶的聲音、同事的聲音、主管的聲音、下屬的聲音…,也要聽神的聲音、神的旨意,以至於我們能夠理解人的處境與需要、靠神有智慧辨明真偽以及應當作出的抉擇。從後續所羅門所處理的妓女事件,不難看出這些原則。
所羅門被神稱許,因為他「既然求這事,不為自己求壽、求富,也不求滅絕你仇敵的性命,單求智慧可以聽訟」,他不為自己的利益而求,而為神的國度、託付、眾人的益處而求。如同上述,他為自己所擁有的感到滿足,然而他所求的,是要完成神的託付與使命,是要能夠治理百姓,甚至我們可以說他願意許下一個「利他主義的願望」,神主動應許求什麼就必得著的願望,可是他卻願意放下自己的權利與喜好,向神如此祈禱,這是否是我們願意做的?願意放下自我中心,成為一個利他主義者、一個完成神託付與心意的人,向神求能夠祝福他人的人?
神應允所羅門所求,使他不僅在真實的事件上與國度的治理上有智慧、斷定是非,而解決疑難案件;賜他聰明智慧,超越古往今來的所有人,按猶太歷史他也寫下「雅歌、箴言、傳道書」,的確足堪為集智慧之大成。神也額外將「他所沒有求的,富足、尊榮,使你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沒有一個能比你的。」的確所羅門所建立的國度強盛超乎所想,並且以色列眾人因此都敬畏他;因為見他心裡有神的智慧,能以斷案。「你若效法你父親大衛,遵行我的道,謹守我的律例、誡命,我必使你長壽。」最終,神還是提醒所羅門,要如父親大衛一樣,遵行神的道、遵守神的一切律例典章與法度,甚至即便如大衛一樣有罪惡軟弱之人卻因真誠悔改蒙神悅納,也許神也藉此提醒所羅門持守真理、遵行神命令,但若軟弱也要真誠悔改,才能蒙神喜悅。
從所羅門的知足感恩、看重委任,到尋求智慧完成使命,不為自己求乃為他人求的利他主義,可以知道神為何喜悅也為何使用他,足堪使我們思想:今天的我們,為自己求什麼?當神願意賜福讓我們的所求可以得滿足時,我會求什麼?我會要什麼?會為現在所擁有的感恩嗎?會看重神所託付我的異象、使命與一生的聖召嗎?我會願意承認自己的軟弱不足、尋求神的恩典嗎?我會把願望「浪費」在對他人有利的智慧上嗎?我會願意學習「聆聽人、理解人」也「傾聽神、明辨事」嗎?願主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