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商品介紹
2
新生活與新使命|彭彥禎牧師3
https://www.amoybc.org.tw/ 廈門街浸信會
首頁 你必須知道的信息,與你分享 2025 新生活與新使命|彭彥禎牧師
1140713

新生活與新使命|彭彥禎牧師

主日信息摘錄
經文:路加福音五章27~32節

主日直播準時每週日10:00在教會YouTube頻道,歡迎弟兄姊妹線上參與

我在浸信會事奉將近40年的時間,認識許多的宣教士,多年來我心裡佩服他們,也沒有這個機會、時間。沒有想到退休之後有宣教機構請我作為一個宣教士到德國去宣教,今天跟大家來分享過去這一年我有大概5個半月的時間是在德國,有許多的看見、感受,願上帝透過今天的分享,讓我們更了解在海外,特別是在歐洲這個地區的福音工作,也為我們未來傳福音的工作特別禱告。

整個西方世界現在基督教教會裡面的狀況是不斷在衰弱,聚會的人越來越少,基督徒也越來越少,尤其疫情後更加的減少。這些理智上我都知道,可是當實際前去看見那諾大的教堂卻各有不同的用途,那裡能夠聚會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時候,內心還是有很多的感觸。所以走遍各城各鄉,真的也讓我們傳福音的心智能夠更加的油然而生。在德國天主教的教堂有12000座,基督教(新教)的教堂有14000座。德國有這麼多建造美麗的教堂,可是其實基督徒的人數卻一直不斷在減少當中,我所到之處的教堂並不常看到基督徒在那裡聚會和敬拜,若有看見少數的人不過是拿著相機的遊客。基督徒不斷減少是現今德國以及歐洲的現況,單以德國來說,人口8000多萬人,天主教人口佔了有24%,新教的人口占了21%,加起來只有45%。天主教徒有24%,但是其中也只有6.6%有經常來聚會,而新教教徒21%裡面只有2.3%會常常到教會聚會,這裡的常常還是以一個月有一次來計算。難怪許多的教堂裡面空蕩蕩的,連維修維護都漸漸地捉襟見肘。德國近年來基督徒人數不斷的降低,單在去年一年基督徒就減少了116萬人,但是在華人當中來求學、移民、工作的,信主的人數卻不斷的上升,我在這幾個月當中為華人基督徒施浸的人數就有10位之多,真是要為這個地區獻上禱告,一方面禱告華人基督徒信主能越來越多,也為德國教會獻上禱告,願上帝再一次使更多基督徒充滿在一間又一間美輪美奐的教堂裡,那種真實的敬拜會帶來全球基督徒的復興。

剛才看到的是教堂裡面,聚會的人數大量減少,但至少還在聚會。在這裡看到奧地利的薩爾茲堡這個教會有很大的教堂,有我們教堂四倍大,但就前面的幾排圍起來仍然可以有聚會,因為大概只有三、四十個人聚會,那整個後面就變成了一個宗教博物館,放了很多聖經相關的東西,讓別人能夠參觀,那這還算是好的。荷蘭阿姆斯特丹馮德爾教堂在一個好大的公園旁邊,是一個漂亮的哥德式教堂,我們想要走進去,但走到了門口看到牌子上寫著:是的,你看見了,很像一個教堂,但是現在是我們的辦公室。這個教堂已經賣給私人成為一個辦公室了。這個狀況不是罕見,我們在西方好多地方,都親眼看見有賣給穆斯林成為清真寺的,也有賣給廟宇的,每次看見這樣一個好像是基督教發源地的地區,多麼想求上帝施恩憐憫。我們一直以為可能西方在福音上面是比我們更早,也許是更早,但好像他們這一棒跑著跑著跑累了,需要華人另外來接上另外一棒。

今天所讀的經文看到耶穌基督走出去,看見一個稅吏名叫利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耶穌基督走遍各城各鄉,他大概做兩種事情,一種是把福音傳給人,使人能夠信靠祂,第二種就是選召一些人能夠成為事奉的人。你聽到利未這個詞,就知道他是利未支派的,上帝特別分別出來專心做服事宗教及聖殿的支派,這件事情是多麼榮耀、聖潔的,但如今這位稅吏利未坐在稅關上,卻變成羅馬帝國的收稅猶奸。對於猶太人來講,這些做稅吏的猶太人根本沒有資格可以進到會堂,在政府法院裡面也不能出來作證,因為他們的證詞是不被採納的,利未是在做這樣的工作,可是這樣的工作卻是收入豐盛。

當耶穌基督呼召利未,我們看到他很快速的回應,聖經說他就立刻起來、放下稅關,跟從了耶穌基督。那個晚上就開放家裡, 邀請所有他的稅吏朋友跟一些人,耶穌的門徒也都來了,擺開宴席。吃飯當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最主要是利未要告訴所有人,過去我的生活是很多人看不起的收稅的工作,但今天開始我要有新的生活了,他不只是改變他的行為要有新的生活,還有下一步就跟從耶穌,那是他新的使命。利未以前的工作是事少錢多離家近,但現在不一樣了,這個利未他的希臘文名字叫馬太。沒錯!他正是福音書第一卷馬太福音的作者,所以我說他以前是坐在那個地方記帳筆寫帳冊,從此以後他同樣拿了一枝筆,卻不是寫帳冊,而是筆寫馬太福音。請問在歷史上、在屬神的國度裡面,那個價值是不是天差地遠。以前他收錢如流水,儘管再有錢,之後沒有人會再想記得他,可能只會記得他是猶太人的叛徒。但如今所有人都知道有一位馬太跟隨耶穌基督,而且還寫下馬太福音。很多人都從新約開始讀起,每一個人先讀的就是馬太福音,請問他人生的意義有沒有不一樣?全然的不一樣。

我在德國短短不到半年,但已經為十位受洗歸入主的名下,很多是去那邊讀書、工作的,或是因為結婚而嫁到那邊去,還有因為在中國大陸,有很多的人、企業、工作被調派到那裡,他們都抓到了那短暫的機會,因著有福音傳給他們而信靠主。從信靠主到他們覺得自己的人生要更多的被上帝使用,然後放在上帝的手中。

放下一切,其實有時候沒有我們想像的這麼容易。馬太從稅關上放下,開始要跟隨耶穌基督四處奔波,以前是別人要看他的臉色,如今傳揚福音得好聲好氣的、有智慧的把福音的種子放到人的心裡面去,這真的是完全不一樣信心的展現。利未放下稅關的工作,在那個時代是沒有留職停薪的,當上帝呼召時,有時候真的需要我們帶著勇氣去回應,不只是跟隨主事奉主,連信靠主都是一樣。在歐洲傳福音給這些華人,又要信主,對他們來講過去全然都是無神論者,如今要叫他們信耶穌,或成為事奉上帝的人,心裡面都會有很大的掙扎。以剛才JOE來講,當他要做這個決定時,他跟他在大陸的家人要經過多少的討論、多少的說服…。單單這四、五個月就有四位跟我明白的說,要全職事奉上帝,求上帝特別的施恩。

一開始有提到我非常羨慕這些宣教士,但是我沒有這樣機會,也忙碌於我牧養的工作。現在到了德國,我跟師母幾乎每個禮拜都有講道、團契、聚會、線上查經等等。這樣的任務多的不得了,所以我再次感謝廈門街浸信會30年來給我的栽培、訓練,然後到那個地方,把向大家學習到的,還有上帝的話語傳講給他們。約翰衛斯理是衛理宗創始人,從1703年到1791年約80幾歲,大概1739年開始他就開始露天講道,在任何有需要的地方講道。幾乎天天騎著馬四處去講道,騎馬踏遍了英國、蘇格蘭和英格蘭。他的傳記裡面算過,他這一生佈道起碼走了40萬公里,這樣算來若他傳福音40年,每年要走一萬公里,每一天至少要走30-50公里,那你知道馬的速度不是車的速度喔!所以他幾乎每天都在馬上,一下來拿一個肥皂箱或站在一個高台,就開始講道給當地的人聽。他一輩子講了四萬場以上的道。我再說,如果是用40年來算一年52週,他每個禮拜大概至少要講道4-5篇。雖然我已經牧會了幾十年,你突然要我講道也還是要預備。所以這個約翰威斯裡真的很偉大,你看他後來傳福音這40幾年當中,影響了整個英國的信仰復興,也帶動了美國的大覺醒運動,也影響了約翰牛頓(奇異恩典的作者)。

約翰衛斯理他們家出了三個偉大的神學家,我們以為約翰衛斯理已經很偉大了,他的弟弟查理衛斯理也是一個偉大的神學、音樂教育家,一生寫下9000多首讚美詩。你用40年去算的話,大概一個禮拜要寫將近5首的聖詩。這些我們看起來好像難以學習,但我後來想,如果你不能像他們一樣成為偉大的神學家,那你做為一個母親好好培育自己的兒女也行啊。他們的母親蘇珊娜生養了19個孩子,在那個年代醫學不夠發達,真正長大的只有十個,但你看他養育了十個中就有三個是偉大的神學家。所以蘇珊娜也被稱為循理會之母,教育三位屬靈的偉人。所以我們不管做一個母親也好,或是你做任何的工作,當上帝呼召你,在司琴的工作、在主席的工作、在執事的工作,在任何上帝差派給你的事奉,當你真正跟從的時候,最後人生在天家所紀錄的就是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我剛才已經提到了,利未從此以後成為事奉上帝的人,跟他坐在稅關上的人生大大的不同。

感謝上帝能夠讓我和師母一起前去,也一起學習。在教會牧會的31年被上帝調整琢磨,也和弟兄姊妹的互動中有很多彼此學習。請繼續為我們禱告,在歐洲、德國無論往哪裡去,一切都有主的同在同行。也盼望廈門街浸信會每一位弟兄姊妹不只是在這裡的聖工,我們都能夠完成上帝託付給我們的宣教工作,都能夠將福音傳揚的更加美好更加深。

1670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