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商品介紹
2
因為從耶和華而來的喜樂是我們的力量|劉秉怡傳道3
https://www.amoybc.org.tw/ 廈門街浸信會
首頁 事工訊息 講壇信息 2025 因為從耶和華而來的喜樂是我們的力量|劉秉怡傳道
1140413

因為從耶和華而來的喜樂是我們的力量|劉秉怡傳道

114.04.13主日信息摘錄
經文:尼希米記8章1-3,5-6,8-12節

主日直播準時每週日10:00在教會YouTube頻道,歡迎弟兄姊妹線上參與

棕樹枝主日是紀念主耶穌榮耀騎驢進入耶路撒冷的日子。不同於尼西米的重建城牆,耶穌在棕樹枝的夾道歡迎中,進入的耶路撒冷的城門。一週以後,在「釘死他!」的怒吼聲中,基督通過十字架廢掉律法上的冤仇,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在同一個身體裡與神和好(以弗所書2:15-16 。這是尼希米時代忠心的信仰者所沒有辦法想像的事情。

領受並堅持重建城牆異象

在波斯帝國的統治下,尼希米對耶路撒冷的城牆被毀有深厚的感觸,哭泣並禁食禱告,他領受重建祖國的異象,時空也無法攔阻他。我們看到尼希米的工作以及堅持依靠上帝完成任務。尼希米的工班團隊僅僅花52天內就完工了。儘管面對內憂外患,尼希米仍憑信心和毅力去完成上帝所交付的工作。

外抵嘲諷與恐嚇 內克埋怨欺壓

尼希米遭遇敵對勢力基於政治和經濟利益,極力阻止城牆的修建,敵人藉嘲笑和誣告猶太人謀反波斯王來打擊士氣(2:196:6-7),敵人計劃攻擊耶路撒冷,迫使尼希米安排工人一手持武器、一手施工防禦潛在襲擊(4:16-18)尼希米通過禱告尋求神的幫助,並將成功歸功於神(1:46:16)。尼西米激勵百姓「一心做工」,並合理分工以提高效率(4:63章)。百姓同心合力地對抗敵人,安排守衛保護工地,確保施工安全(4:9)。當百姓大大哀哭,埋怨自己人的欺壓,尼希米通過改革和調解緩解貧困問題,維持團隊凝聚力(5章)。

屬靈的內在的重建更新

即使城牆的可見工作已經結束,屬靈的內在工作需要在人們的心中認真面對。尼希米記的後半部分,向我們展示人心歸向主才是建造人民的心理力量的根源。吹角節的當天,以斯拉把律法書帶到聽了能明白的男女會眾面前,他們聚集在水門前聆聽律法書,並因意識到自己的罪而悲傷流淚。

若不是藉著律法,我就不知何為罪

當以斯拉打開神的話語時,所有的人都站起來,當他讚美耶和華時,他們都舉手回應,喊著「阿們,阿們」,然後俯伏敬拜,臉面朝地,他們聽著聽著就哭了,其實經文中並沒有雖解釋眼淚的原因,但我們可以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可以體察他們面對聆聽律法書而哭泣的原因。羅馬書7:7 也寫道:「若不是藉著律法,我就不知何為罪。」

尼希米三次安慰百姓不要悲傷。

1741年,美國經歷大覺醒時代,一位美國偉大的清教徒神學佈道家,愛德華茲有一篇非常著名的講道:〈落在憤怒之神手中的罪人〉。他痛斥人的罪,形容地獄的可怕及人犯罪以後被神管教的光景,有文字記載,當時在場聽道的人,彷彿就當場真的看見地獄的光景,很多的聽眾不由自主地在神面前痛哭、認罪、悔改。

「上帝忿怒之弓已拉緊了,矢已在弦上,公義已將矢對準你們的心門。沒有別的,只有上帝的旨意,而且只有那對你們不受任何應許或責任所約束的忿怒之上帝的旨 意,才暫時不讓弦上的矢,來飲你們的血。所以你們凡未被聖靈的大能將心靈大大改變的人,你們凡未被重生新造和未從罪中的死活過來而進入嶄新生命和亮光的 人,都落在忿怒的上帝手中。雖然你們在許多的事上改變了,也有了一些宗教的熱忱,又在你們的家庭、密室和教堂中,遵守了形式的宗   教,然而這些都算不得什麼;只有上帝的美意,才能叫你們此刻不為永遠的沉淪所吞滅。」

愛德華茲提出來的靈性狀態,可能是許多信主很久的我們,屬靈問題的真正核心,信主、受洗了,在許多事上改變了,有了教會生活,參與服事,有了所謂的宗教熱忱,樂傳福音,每週守主日,每天讀經、禱告、參加團契,遵守了形式的宗教。但被愛德華茲形容為:這些都算不得什麼的努力。到底我們的靈性有出什麼問題嗎?以致於當我們被聖靈點出生命問題來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哭泣?能哭出來都是主的恩典,更多時候是我們硬著頸項,不願意承認自己未被重生新造和未從罪中的死活過來,我們回過頭來反思自己的屬靈困境:

1.靈性混亂:許多人採取信仰的混合主義,從不同來源拼湊自己的信仰體系而非尋求真理。導致靈性上的迷失和以道德規範解讀真理。

2.社會分裂與壓力:互聯網碎片化使人們難以找到共同立場,社會充滿分歧和極化,經濟壓力、犯罪、自然災害等問題使人們感到無助。

3.屬靈與世俗生活的矛盾:現代基督徒面臨屬世誘惑,消費主義、社交媒體成癮等,分散了人們對神的專注。

人類無論處於何時代,都面臨靈性挑戰和社會壓力。然而,神的話語提供更新和喜樂的力量。在現代我們也需要藉著回歸聖經智慧,找到解決困境的方法,在世俗誘惑重新建立合乎神心意的三觀、建立屬靈團契,以及在分裂的社會中成為和平與喜樂的見證者。

看見上帝的恩典帶給祂的百姓悔改與復興

百姓聽到律法後深感懊悔,認識自己的罪,但上帝並未讓他們停留在過度自責當中,透過尼希米和以斯拉鼓勵他們將懊悔轉化為喜樂。上帝不僅揭示人的罪,也提供恢復的途徑。信仰群體間也開始自發性地團契與在喜樂中的分享:百姓不僅自己慶祝,還將食物分給缺乏的人。當人們經歷屬靈的喜樂就是會毫不做作地、真誠地想要對他人付出關懷與愛。透過共同敬拜和分享,百姓體驗到屬靈團契的重要性。百姓原本因罪而悲傷,但當理解神話語中的盼望與憐憫時,他們轉向喜樂。這種喜樂不是基於物質或情感,而是基於對神恩典的深刻理解。喜樂成為屬靈更新的重要信仰告白。

成為有異象的人

韓國牧師李在哲所寫《有異象的人》引導我們思考什麼是異象?異象不是夢想,而是事實,異象不是野心,而是持續向新的目標邁進。異象是洞察肉眼沒有見的事。基督的跟隨者,都要成為有異象的人,並且單單以神作為自己的異象。

近代史上一位據稱與甘地齊名的日本牧師賀川豊彦,年輕時獻身成為傳道人,賀川致力於勞工運動的工作,組織日本第一個勞工組織,並在貧民窟去實踐向貧窮人傳道。1915-17年,賀川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及神學院讀書,回到日本,夫婦倆人立刻返回貧民窟去工作,在神戶的貧民窟開始免費巡迴診療。賀川參與許多社會工作,重視工會運動,視之為解決貧困問題的手段。賀川夢想將來日本有一百萬的基督徒,期待藉著愛的力量,能夠轉移日本的生活潮流,離棄物質主義與國家主義歸向基督教。

這位影響日本社會甚至當時國際關係的牧師,他生命轉捩點卻是因為生命走到盡頭時所遇見的一位「魯蛇」牧師,長尾卷牧師。長尾牧師的信仰養成受到父親及美國宣教士的影響,長尾的父親見證幕府時代長崎市發生對基督徒大規模的迫害,當時有許多基督徒被流放到金沢,由於職務的關係他對這些被稱為罪大惡極之徒近距離的觀察,發現他們決不是極惡之徒,之後他每天晚上聽宣教士講道約莫一年的時間就受洗。以經濟理論或以教會增長學來看,長尾卷是一位失敗的牧者。然而因著長尾牧師的接待,賀川豊彥牧師不但存留的性命,更堅定了他的信仰。

台灣基督徒會關注到的是日本基督徒人口比例,根據日本政府2020年底統計,基督教信仰人口約有191萬人(1.1)。這遠超過賀川牧師對日本的異象。日本這個被他國認為是「福音硬土」的國家。有許多外來宣教士來這個最富有的未得之地牧養日本人都灰心不已,但是他們的靈魂生命需要,是要與神作連結。沉默的日本教會開始甦醒了,好消息是隨著台基電到熊本設廠的腳步和疫情後觀光旅遊潮的腳步,台灣差派去日本的宣教士人數也大幅度增加,不知道我們看到了什麼需要?神的異象為何?

擁有神異象的人,比誰都要忠於自己所面對的生活,所以長尾憑信心建立了教會,也不會因為沒有會友而放棄;長尾看重所擁有的,並在異象中擴張自己的世界,以致於他可以接納一位在餐桌上吐血的肺結核賀川;長尾沒有看重自己的感性,也沒有隨意挪移他的帳篷教會,靠著理性所做的決定,使得他持守在神所託付的崗位上。擁有神異象的人,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表現,從看重成果的誘惑裡得以自由,長尾不是真的愚蠢,而是真正信靠神,在成就感的誘惑中得以完全自由。

所謂的基督徒是屬於永恆的人,今天在台灣政治、經濟、社會的多元處境中,我們要如何成為以神為異象的基督徒?行使神的公義?還是要成為和平之子?這或許不是選擇,而是向神調整焦距,這是值得我們切切去思考與尋求。

今天如果我們再度造訪耶路撒冷城,只會看見西牆的遺址,那也不是尼希米所修築的,是由希律王所擴建的部份。而我們在西牆前,會看到許多人在那裡禱告,就像加拉太書(加拉太書3:28)中所形容的景象,不分希臘人、猶太人;自主的、為奴的;女人或男人。

尼希米修築了保護上帝百姓的城牆,使得被擄歸回的人可以安居其中並且立志遵守律法,尼希米重建城牆和耶路撒冷的努力為猶太民族的信仰和身份提供了重要基礎。然而將近500年後,耶穌最後一次進入耶路撒冷的城牆,祂親自成全了律法:以弗所書2:14-16基督拆毀了「隔斷的牆」,象徵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因律法而產生的敵意被廢除。基督通過十字架使猶太人和外邦人成為一體,在教會中建立新的群體,實現合一與和平,使我們在主所經歷從主而來的喜樂,成為我們的生命力量,正如腓立比書4章,保羅的勸勉:「4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5要讓眾人都知道你們是謙和寬容的人。主快來了。 6你們應該一無掛慮,凡事要藉著禱告和祈求,懷著感恩把你們的需要告訴上帝。 7這樣,上帝那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思意念。」

16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