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12歲的耶穌學|彭彥禎牧師
提到聖誕節,我們最常聽到的便是聖嬰孩主耶穌降生在馬槽,或是博士帶著黃金、乳香、沒藥來朝見耶穌,我們不要以為聖經只有記載耶穌降生的階段,聖經中也將耶穌各個階段成長時期給描繪出來,雖然不多,但從字裡行間仍然可以看見有許多可以叫我們學習得地方。
「孩子漸漸長大、強健起來、充滿智慧,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路加福音2章40節)這是指耶穌12歲以前,在兒童時期漸漸長大,但在路加福音2:52「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這裡提到的便是耶穌青少年時期,在這青少年時期,耶穌也是漸漸的成長,且是一齊增長。或許有些人會說,耶穌基督不是三位一體的真神嗎?那麼也就是在耶穌增長直至祂的巔峰時期前,是否也還有些不夠的地方呢?或許我們心中會有懷疑,但耶穌基督來到世上,是擁有完全的神性以及完全的人性,在神性上我們完全沒有任何懷疑的地方,但完全的人性我們是可以看出耶穌仍然是漸漸地成長,包含耶穌對聖經裡的了解以及背誦,都是漸漸地明白,這便是叫我們能學習如同耶穌一般,因為耶穌基督也並非一夕之間就能完全明白聖經,而是一步步地漸漸成長,正因如此,才可以叫我們好好學習。
我們雖受浸歸入主的名下,卻也沒有人敢說能完完全全瞭解聖經,仍然要在神的話語上以及敬拜中、事奉上,學習漸漸地增長。四福音中為何介紹耶穌成長過程如此的少?但若是聖經裡有記載的,一定是可靠的。我們單從路加福音來看,路加在記載這些時是從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所口述的,倘若聖靈沒有感動路加將這些事情記下來,我們便可知那不是最重要的,記載在聖經中的話語,都是經由聖靈特別保守,且對我們是有幫助的,而且我們了解這些就足夠了。例如在41節提到「每年到逾越節,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這裡並沒有提到去耶路撒冷做了什麼,然而卻特別寫了這一年,聖經中並非日記式的記載每件事情,而是濃縮了事情,好叫我們能明白且知道我們所要了解的。
在這段聖經中,有三個部份是我們可以向12歲的耶穌所學習的:第一個是「學習敬拜」,每年到了逾越節,耶穌父母便上了耶路撒冷,12歲的耶穌也去了。12歲以前是否有去聖經中也並沒有記載,但自從回了拿撒勒城之後,每年耶穌的父母都有回去耶路撒冷。學習敬拜是因為在耶路撒冷城附近周圍15英里內,如果是男丁大部分都會被鼓勵在一年的三大節期中,上到耶路撒冷城去敬拜上帝。不過在以色列人心中,無論距離是多遠,仍然期待這一生至少要去一次,因為到耶路撒冷敬拜對於他們是一種對信仰的期待。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看見約瑟仍然願意帶著家人每一年回到耶路撒冷去敬拜,從拿撒勒到耶路撒冷距離將近150公里,遠遠地超過15英里,我們便可見耶穌的父母親本身就是樂意敬拜上帝的人,耶穌基督也一樣如同自己的父母,樂意愛上帝且敬拜上帝。而後來在耶穌基督三年半的傳福音中,每逢節日也都是到耶路撒冷去過節的。有三個節在耶路撒冷城是非常熱鬧的,第一個是「逾越節」,別名「除酵節」主要是提到出埃及得自由,每次過這個節便是要思想上帝從前帶領他們出埃及,在這段期間以色列人會很努力地讀雅歌。第二個是「五旬節」,五旬節又叫「七七節」,在逾越節之後第50天,在新約中我們較常看見這個節日,一旬是10天,分上、中、下旬,所以一個月大約是三旬,五旬節是為要慶五穀得豐收,在這段期間,以色列人會讀路得記,因為路得會撿麥穗。到了第三個「住棚節」,又稱「收藏節」,大概是在秋冬之際的一個節日,希望能夠冬藏足得神佑,而會熟讀傳道書,這三個節期是猶太人十分看重的節期。
耶穌在他的人生當中,為要過這些節期,也是特地回到耶路撒冷去敬拜,敬拜上帝可以得著許多的機會,其一是對神的尊崇與讚美,其二是省察自己且願意悔改,其三是藉由來到聖殿中可以與來自各地的信徒一起交通、連結、分享,每一次的敬拜在當時都涵蓋了這三點,所以對於當時的人是極為看重的。約瑟一家人每年來到耶路撒冷就這一次,也是格外地珍惜,平常他們都是在拿撒勒附近的會堂中敬拜上帝、學習聖經,也叫我們學習不是只有過節時才到教會敬拜上帝,而是在每個禮拜中,願意來到神的面前敬拜祂。
第二個是「研究聖經」,在聖殿中一面聽、一面問,且是在聖殿中的教師當中向他們學習,47節這裡提到「凡聽見他的,都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耶穌到聖殿中想必也是積極地與教師們應對,向他們認真學習,且進退合宜、應對得體,這就是當時耶穌的表現,有些人說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早就明白這些話語,然而聖經卻提到漸漸長大。當時猶太人的孩童3歲時斷奶,而後才可穿有繸子的衣裳,這個繸子代表著要讀上帝的話;5歲會給予其律法的撮要問答,父母會與其兒女有簡單的對答;6歲時要背十誡;8歲時要背出埃及記;10歲時背申命記;12歲時要背摩西五經並且歸為律法之子,難怪耶穌基督在受試探時,能用聖經中的話語抵擋魔鬼、斥責魔鬼,四福音中耶穌講道時,常說到:「經上記著說」,這些都是上帝的話語,從小到大就都在祂的腦海裡,卻也是漸漸地了解、熟悉神的話,耶穌也是經過了30年的預備,而最後3年才可以到處去傳福音,且展現上帝的話語以及神的心意,這便是為何我們需要學習研經。另外,猶太人在13歲時有一年的緩衝期,會在身上正式配戴猶太人祈禱時的經文盒子,且開始繳納「聖殿稅」,又稱「丁稅」,一年所要納的大約是半舍客勒。學敬拜、學研經就好像一個人穿上了盔甲,四圍有護城河,這便是說讀經的人,撒旦也較不會來控告或是挑戰我們,因為我們可以用上帝的話來抵擋、勝過牠,如同耶穌40天在曠野一般,這就是讀經和敬拜的重要性,平日或許看不出來有何不同,但當遇到試探時,我們便可以使用這些從神而來的話語,勝過一切惡者的攻擊。
第三個是「學習事奉」,49節提到「耶穌說:為甚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麼?」以我父的事為念也表明了耶穌在祂往後人生的事奉中,就是以父的事為念,將其看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30年的準備,而後3年便按著上帝的心意完成了救恩,耶穌在聖經中的第一句話是「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麼」,而在耶穌被釘死最後一句話便是「成了」,何等的有意義。耶穌也曾在客西馬尼園禱告「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馬太福音26:39),這裡最後說到只要照你的意思,也表明了就是以父神的心意為念,這就是耶穌基督的事奉理念─以父神的心意為心意。今天盼望我們也是如此,既然成為了上帝的兒女,我們是否能以父神的心意為念,當耶穌以父神的心意為念時,並不代表就要違背其他事情,耶穌順從自己的父母,也順從來自父神的旨意。順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課,直至被釘十字架,耶穌仍然孝順自己的父母,雖然約瑟已經離開世上,但耶穌仍然愛祂的母親,且順服她,最後耶穌也將自己的母親交給約翰。
上帝將耶穌放在約瑟一家,想必也是有祂自己的心意,放在一個看重敬拜、研經、事奉的家庭中,所以耶穌從小也是耳濡目染,在祂的生命中慢慢地成長,在祂完全的人性中,我們再次看見耶穌完全的人性並非降生就立刻熟知上帝的話,而是時常熟讀神的話語。今天上帝親自派耶穌成為我們美好的榜樣,行上帝的旨意,按著祂的心意而行,唯願我們也能學習耶穌親自帶給我們的榜樣,更多的活像基督。
金句: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 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 (路加福音二:52)